張炳良:港形象「困惑模糊」 外國人懷疑是否仍自由 政府須正視外圍觀感

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在《明報》撰文,指香港近年政治動盪、實施新的《香港國安法》,導致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部分外國人懷疑香港仍是否如從前一樣自由的城市、或受政治控制令多元包容收縮。他認為政府天天唱好之餘,須正視外圍觀感。他認為政府願意推動夜經濟是好事,但指「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之舉,邊際增益有限」。

張炳強指香港近年政治動盪、實施新的《香港國安法》,導致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香港品牌圖片)
張炳強指香港近年政治動盪、實施新的《香港國安法》,導致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香港品牌圖片)

 

張炳強認為政府天天唱好之餘,須正視外圍觀感。資料圖片
張炳強認為政府天天唱好之餘,須正視外圍觀感。資料圖片

 

他認為政府願意推動夜經濟是好事。資料圖片
他認為政府願意推動夜經濟是好事。資料圖片

 

但他指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之舉。資料圖片
但他指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之舉。資料圖片

 

張炳良指外國鮮讓這些處理極端情况的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資料圖片
張炳良指外國鮮讓這些處理極端情况的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資料圖片

 

指「夜繽紛」活動是好事 須發展高收益旅遊

張炳良表示,香港一向不乏世界級盛事,過去推廣香港也不乏大膽想法,包括西九文化區、迪士尼、郵輪碼頭等。他認為教訓主要涉及商業模式、管理、配套規劃等方面,戰略性的品牌項目更不容有失,應以「全政府參與」去規劃推行。他認為現時政府願意出力為這城市增添夜間活力,展開一系列「夜繽紛」活動總是好事,惟香港長期存在市場自生的夜經濟,不能以為官府可支配或取代市場力量。

張炳良指,目前現實不僅夜間經濟活動萎縮,一些中小企和店舖也為日間業務回常緩慢而發愁。他認為「若社會總體消費力不繼,夜經濟只是塘水滾塘魚之舉,邊際增益有限」。張炳良坦言本港旅遊業已不能過於依賴購物、美食或娛樂等傳統賣點,也不能再以為服務態度依舊仍可躺着也「旅客如雲」。他指香港需發展高收益旅遊,而非追求人數或低增值消費。

他又指,由於近年政治動盪、加上實施《香港國安法》,令香港目前形象「困惑模糊」,導致部分外國人懷疑香港是否仍如從前般自由、多元包容是否亦因日受政治控制而收縮。他認為香港不乏國際眼球,惟近年其認知複雜、存在負面,變相也在修正香港的國際品牌,指政府天天唱好之餘,須正視外圍觀感。

張炳良指,一些西方國家在《國安法》下的新環境發布不利香港形象的國民外遊警示,很多國家地區(包括那些經常批評香港,以及港人常赴旅遊者)都有國安法律,多極嚴厲。但張炳良指他們鮮讓這些處理極端情况的法律,籠罩日常討論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致易產生驚弓之鳥。張炳良在文末提出,「香港要突圍而出,除執法公正、尊重獨立司法外,能做得比他們更好嗎?」

---

加拿大星島WhatsApp報料熱線:(437)428-9394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科學館擬改建國家發展和成就專館 楊潤雄強調僅初步規劃會聽取意見

又中又英|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藝術家以「自由、$」圖案塗鴉全港20處 稱抒發經濟壓力情緒 判1年感化

明愛醫療事故|醫院成立7人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 8周內完成報告並提出改善建議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