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079
最大页数: 30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77095, 7276042, 7276000, 7275986, 7274959, 7274912, 7273707, 7274019, 7273890, 7272907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9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6

肾石成因|20岁男肚痛两肾脏全生肾石 揭每日吃1种维他命惹祸

为健康吃保健品反而会伤身?有医生分享病例指,一名20岁男生经常感到肚痛而向他求诊,经检查后发现其体内两个肾脏都长出结石。经询问后得知,原来男子平日较注重外表,因此经常服用1种保健品保持美白,但最终反因其进食的保健品导致患肾结石。

20岁男常肚痛 揭两肾脏全生肾石
外科医生陈荣坚在节目《医师好辣》中分享病例指,该男子因为肚子常常感到绞痛不适,而且左右下腹亦出现痛感,因此求医。医生安排他进行尿液检查,结果显示他有肾石问题,随即安排他前往泌尿科进行肾脏超音波检查,其后更发现他左右两边的肾脏都有结石情况。

【同场加映:肾结石症状】

食保健品1习惯惹祸 致两肾脏生肾石
陈荣坚医生形容,该男子外表俊俏且皮肤白皙,平日也很注重自己的外表。该男子表示自己为了美白,每次喝水都会加入维他命C水溶片,结果导致每日摄取维他命C的份量超标。陈医生引述医学研究解释指,服食过量维他命C会导致消化道出现不适,如胃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甚至会增加患上肾石的风险。

陈医生表示,过量服用保健品反而对身体有害,例如过量摄取某些健康食品,会导致肠易激综合症;过去亦有不少病人曾因排便问题求医,结果却发现其病因是过度补充维他命所致。

维他命C水溶片可致肾脏永久性伤害
肾脏科医生江守山亦曾在节目《健康好生活》中指,虽然维他命C有美白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功效,但过度摄取维他命C会增加肾结石风险,如果肾结石堵塞超过12小时,就会对肾脏造成永久性损害。江医生指,现时市面上有不少维他命C的水溶片,服用前要留意以下禁忌:

注意事项1:避免过量摄取

每摄取超过1克的维他命C,便会增加生肾石的风险。长期服用维他命C会增加草酸盐结石沉淀,导致肾结石。
注意事项2:避免晚上服用

维他命C水溶片应在早上服用,因为晚上服用可能会导致难以入睡。
注意事项3:妥善保存

维他命C水溶片应妥善存于放密闭容器内,并放置于干燥位置。
注意事项4:高血压患者、水肿人士避免服用

水溶片药物中含有钠,和片剂含有柠檬酸,遇水起泡后会增加钠含量,导致血压飙升。对有水肿问题的人士而言,服用水溶片可能会加剧水肿症状。

延伸阅读:肾结石特征+成因
根据澳洲新南威尔士州临床创新研究所 (ACI) 的资料,肾结石是尿液中的矿物质因为种种原因沉积形成的结晶体,部份肾结石诱因可以预防。肾结石特征及成因如下:

延伸阅读:4类人易生肾石
营养师高敏敏指,以下4类人属肾结石高风险人士,容易患肾结石:

延伸阅读:饮食3招预防肾结石
喝豆浆可减患肾石风险?营养师高敏敏教3大饮食贴士,预防或改善肾结石问题:

延伸阅读:常吃3类食物易患肾石 饮茶也高危?
饮茶亦会患肾石?营养师高敏敏指出,常吃3种食物或会增加患结石的机会,建议大家尽量避免:

延伸阅读:肠易激综合症成因及症状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资料,肠易激综合症是肠脏功能紊乱、失调或肠道过敏所引起的症状,当每月出现三次或以上以下症状,或症状影响日常生活,接受大肠内视镜检查亦找不到原因,就有可能患上肠易激综合症。


腹痛
腹胀
肚泻
便秘
感到排便不清
大便过硬或呈水状、或大便时有黏液排出等
医学界认为,肠易激综合症出现是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有可能的成因如下:

肠易激综合症成因
饮食习惯
压力
睡眠失调
情绪影响
曾经患过严重的急性肠胃炎
性格容易紧张
曾在儿时被伤害或侵犯的人

T03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特朗普怒告纽约时报诽谤索偿千亿 法官驳回诉讼斥不恰当

韩男吃掉公司6元零食盗窃罪成上诉 二审法官惊讶:“这也要告上法庭?”

登机系统服务受网络攻击 多个欧洲主要机场大混乱

塔利班禁女权 大学教材铲除女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