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稱工作責任及壓力大 新人不願做家醫 系統有待改善

郭醫生。資料圖片 郭醫生。資料圖片

【星島記者王學文報道】有本地家庭醫生表示,目前醫護人員缺乏的現狀並非僅靠資金就能解決,醫療系統也需進行相應改善,從而減輕醫護人員壓力和責任。

大溫家庭醫生郭醫生(Ezra Kwok)周一接受《星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邦為各省醫療系統增加撥款只是可能幫助解決醫療保健問題措施的其中一項,現在的醫療結構也需要進行改革及改善。他說,家庭醫生這個概念原本是很好的系統,但是加拿大家庭醫生的責任和壓力過大,導致不少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學生都不願意成為家庭醫生,也有一些已經成為家庭醫生的人離開這一崗位。

郭醫生說,與步入式(walk- in)診所的醫生不同,家庭醫生一旦接受了一個病人,很可能要照顧其一生。醫生既要了解其身體狀況、病史,又要成為其724小時地照顧者,白天看診,晚上看報告,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

另一方面,他指出,家庭醫生還要租場地、買設備,承擔著一定的經濟責任。他說,雖然卑詩省醫生的收入並不一定是全國最低,但生活開支以及租賃診所場地等開支卻是全國最高。「據我所知亞省的家庭醫生收入比卑詩省高,但在亞省的診所租金以及生活成本都要低很多,這裡的30元和亞省的30元完全不同」,郭醫生說。

醫生一直是亞裔家長們希望孩子們從事的光鮮亮麗的職業之一,但郭醫生表示,現在趨勢正在改變,醫生,特別是家庭醫生,已經不再是那麼受追捧的行業了。他說,想成為一名醫生,要先花三、四年取得一個普通學位,再花四年讀醫學院,實習兩年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家庭醫生,如果想成為專科醫生,則可能要實習五至七年之久。這種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換來的回報並不會太高,但責任和壓力卻非常大。

郭醫生說,雖然沒有哪個醫療系統是完美的,但他相信本國醫療系統仍有改善的空間。比如可以考慮讓患者自己支付一部分醫療費,從而令一些小病患者無需看醫生,或可減輕醫療系統壓力。

針對有家庭醫生轉行做醫學美容,郭醫生就表示「無可厚非」,「以前治病救命,後來治病長壽,現在又需要醫美補償缺憾,人的需要在改變,自然就會轉變,再加上醫生的壓力太大,回報也不是那麼好,很自然有人轉行」,他說。

另一華裔家庭醫生谷世安也表示,醫療系統人手缺乏不是新問題,也不是僅用錢就能解決的。他認為,第一要擴大醫學院招生,這不但需要錢,還需要師資、校舍等資源,但即使現在立即開始擴招,培養出可上崗的醫生也還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時間,無法解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他指出,應加快外國醫生的認證速度。「本地有一大批世界各地來的醫生,但因為認證過程複雜,需要通過好幾種考試,還要做住院醫生才能最終當上醫生」,谷世安說,「我認識的一位醫生從大學開始,前後總共讀了約20年書才成為加拿大的醫生。」

最後,谷世安認為,儘管加拿大醫療投資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效率卻處於落後地位,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但他坦言,提高效率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此外,加拿大的政治制度也是制約醫療系統進行深度改革的因素之一,他認為,目前省長們向聯邦要資金只能短期救急,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谷世安。受訪者提供

v16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安省女子機智應對新型騙局 Costco賬戶被盜險失5000元!

【星島專訪】卑詩TOP5:姚君憲推親子好去處 一分錢不花

【消費情報】每周雜貨特價 男人購物天堂 女人省錢樂園(6月14日起)

多倫多Thorncliffe Park工業大廈三級火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