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嘗餐館菜餚變自煮 食肆搶攻冷凍食品商機

■日本商店也開始推廣冷凍食品,林芳時常光顧。 受訪者提供 ■日本商店也開始推廣冷凍食品,林芳時常光顧。 受訪者提供

一場疫情加上通貨膨脹,加速改變了民眾的飲食方式,不少人降低了上餐廳用膳的頻率,轉而選擇購買冷凍食品、在家簡易烹調即可上桌的用餐體驗,這令餐飲業者開始轉向搶攻冷凍食品商機。有民眾表示,為了方便儲備冷凍食品,今年還多購買了一台雪櫃。專家則說,只要冷凍即時食品的處理過程符合衛生標準,其營養價值不比新鮮食品差。

有三個孩子的素里居民陳虹樺,剛又從網上訂購了一批冷凍食品,她笑說:「我應該是大戶了吧,常常都在網購。」

她說,疫情前自己就已常常網購食品,疫情下加速了需求。「一開始是因為我孩子太小,帶個兩三歲孩子進超市買東西實在不便,所以網購食材很方便,後來遇上疫情不出門,網購的頻率就更高了。最近我回到職場上班了,因為要兼顧工作和家務,實在太忙,所以常選擇半成品的東西,想吃的時候稍微煎烤或微波一下,很方便。」

她說,要當個超人媽媽就要有聰明料理法,冷凍的即食產品成了雪櫃常備物,因此還特別又去買了一個雪櫃,「這樣才能凍多多!」

食不厭精訪尋異國風味

在社交媒體上,常可見到民眾曬出自己買的冷凍食品新貨,分享「疫情囤貨,此物必備」、「凍了一樣好吃!」、「買爆冰箱了嗎?」等各式貼文,顯然消費者對於冷凍食品耐儲性的認可和接受度很高。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消費者被迫居家,進一步催化「宅經濟」,加上食品價格飆漲,想兼顧美味與價格的民眾另闢蹊徑。

住在溫哥華市中心的林芳一向對飲食很講究,不見得要吃得昂貴高檔,但十分注重安全衛生。一場疫情讓愛吃美食的她也不敢在外用餐,轉而購買不少冷凍即食產品。除了華人會常買的一些包子水餃等冷凍品外,她也會尋找其他異國風味食品,耶魯鎮的日式商店ABURI是她常去的。「煎餃、魚排、湯品等滋味都很好,特別是非常乾淨,最近我發現此店內擴大了冷凍食品區,選擇更多,感覺快要變成我家的後廚房了。」

冷凍產品營養可比餐廳

林芳說,現在上餐廳的消費很驚人,稍微好一點的,人均消費至少50元,如果高檔餐廳更在百元以上,「如果選擇乾淨又好品質的冷凍料理,在家也可以有五星級般的享受。」

冷凍食品產業是將預先處理過的食材,像米、麵、雜糧等主食,或是豬、牛、羊肉、禽肉、海產、乳品、蛋、蔬菜等食材,以原來的型態或是經過烹調處理後,以急速冷凍的方式在低溫下,通過專業設備和技術,完成運輸與銷售。營養師姚婉芬表示:「冷凍食品不見得比新鮮食品營養價值差,主要還是看處理過程是否符合衛生標準,以及食材組合成分如何。換句話說,買一個冷凍漢堡和吃一個現做的餐廳漢堡,不能武斷地說餐廳現做的就比較營養,主要還是看產品本身品質。」

專門研究產業行銷的余克德說,依照傳統華人飲食習慣,翻熱菜的風味似乎選擇有限,但是包含火鍋料、水餃、包子等這些門檻較低食品,其實早已是消費者雪櫃的必備品,現在很多商家也不斷研發改良產品,打破了「冷凍食品口味一般」的刻板印象。加上現在網購配送大行其道,現代人喜歡嘗鮮又重視效率,冷凍食品的多元和便捷性很符合潮流趨勢。

 

■陳虹樺家中凍櫃總是塞滿了冷凍食品。受訪者提供 ■陳虹樺家中凍櫃總是塞滿了冷凍食品。受訪者提供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