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危險高峰季來臨 專家籲勿清洗生肉

公共衛生當局呼籲民眾不要洗火雞或雞肉,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污染。網上圖片 公共衛生當局呼籲民眾不要洗火雞或雞肉,反而容易造成細菌污染。網上圖片

聖誕新年假期是大吃大喝的季節,但也因此成為食物感染的高峰季。安省公共衛生部門估計,每年有10萬例因食物感染生病而求助家庭醫生,有4萬例求助急症室,6,200例因此住院和50多例不幸死亡。為了安全,食品安全專家建議「4C原則」:清潔(clean)、烹飪(cook)、冷藏(chill)和(避免)交叉污染(avoid cross-contamination)。專家並特別提醒民眾破除一個迷思,就是:不要清洗生肉!
1. 勿清洗生肉
聖誕大餐中免不了會有火雞上桌。專家建議先解凍火雞。要將火雞浸入密封包裝的冷水容器中,大約每30分鐘更換一次水。使用此方法每1公斤重量大約需要耗費1小時。
安省公共衛生醫生金博士(JinHee Kim)說,現在食品衛生原則都建議「民眾不要洗火雞或雞肉,這樣做弊大於利。」她說,洗火雞不能有效地去除病原體,因為恐怕反而會因水槽、手、器皿和廚房枱面的細菌進一步污染肉品。
加拿大籍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食品安全教授查普曼(Benjamin Chapman)說,不需要清洗肉品,而是洗好手之後,從包裝紙中取出肉品,用乾淨的紙巾或布將其擦拭乾淨即可烹調。
預先切好生菜沙律易染菌
加拿大衛生部官網也寫得很清楚,不要清洗生肉、魚、海鮮和雞蛋。
卑詩省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家泰勒(Marsha Taylor)從研究發現,要避免沙門氏菌,家禽(例如雞肉和火雞)需要煮到攝氏74度以上。她說:「要使用肉類溫度計,沒有辦法從視覺上看到你已經將火雞煮到攝氏74度。」
她也警告不要將熟食和生食混在一起,容易交叉污染。一旦有生肉接觸到的砧板、盤子或器皿,都應用熱肥皂水清洗。
2. 注意蔬果處理過程
金博士說,最近加拿大和美國都發現多起綠葉生菜造成大腸桿菌的案例,還有哈密​​瓜、花生醬和菠菜等也引發其他疾病,消費者需要留意蔬果處理方式。
懷雅遜大學(Ryerson University)流行病學家兼名譽教授石天明(Tim Sly)建議,用冷自來水徹底清洗蔬菜是一個好主意。他也說:「最好不要購買預先切好的、袋裝的生菜或混合的蔬菜作為生菜沙律用。我們發現大腸桿菌更容易附著在其切面上。」綜合報道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