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移民
【純一專欄】夏令時間
【港人移加483/純一專欄】近幾個星期,多倫多的天氣還是很冷,偶爾有幾天陽光普照,但寒風一吹,讓人清醒得比咖啡還快。每年三月,夏令時間(DaylightSavingTime,DST)總是悄悄地來臨,這個星期日(3月9日)凌晨,時鐘會往前撥快一小時,這意味著大家會少睡一小時。
【佚民專欄】「救生艇」續工簽之亂
【港人移加482/佚民專欄】最近兩位在卑詩省生活的香港人申請續領工簽被拒,繼而失業的個案成為了新移民間的話題,誇張得甚至遠在香港的母親都忽然與我分享。說實話,雖然在社交媒體不斷看到這條影片瘋傳,但等到母親主動提起,我才第一次看完了整段影片。其實自從該項政策於去年中推出時,已不時聽說有申請被拒的消息,但身邊很多朋友以至自己卻又能順利獲批,究竟問題出在何處?
【阿朗專欄】救生艇下的伴侶
作者:阿朗,喜歡山與海,熱愛大自然。帶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來到四季分明的多倫多。用心感受着每個季節所給予的美好景致,用足印去體驗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活力。期盼在路途上,能遇上相交相知的伴。
【咕菇固專欄】刻在基因的白飯情懷
【港人移加480/咕菇固專欄】移民後,我才發現有些習慣真是不能說變就變,國籍可以改、身份可以轉、語言可以換,偏偏吃飯這種事是真的不能變。剛落地那一個月,住在Airbnb,家徒四壁,窮得叮噹響,別說電飯煲,連個像樣的杯子也沒有。不過「馬死落地行」,又不想餐餐出外吃,為了荷包着想,就裝模作樣學起西人每天煮意粉來吃。
【葉珮泓專欄】防隱居「良方」
【港人移加474/葉珮泓專欄】雖然住在北約克,算是多倫多其中一個非常熱鬧的區域之一,來到加拿大的第四個冬天,雖然還稱不上WinterBlue,但已經有種半隱居的感覺。
【純一專欄】雪上飛馳 —— Snow tubing
多倫多周邊亦有幾個不錯的snowtubing場地,其中位於Barrie的HorseshoeResort是最知名的,從多倫多市區過去的車程約兩小時,場地有十多條滑道,坡度適中,老少咸宜。膽大者可嘗試獨自俯衝,膽小者則可與朋友互相拉著彼此輪胎旁的手把,組成一條人鏈,再一起呼嘯而下。
【佚民專欄】業主租客兩面睇
【港人移加477/佚民專欄】自從去年入住了現在的房子後,業主已經因為各種原因而來訪不下十次,比起先前兩次租房子來得更多,最初的確感到有點不耐煩。翻查一下這間房子的交易歷史,原來現在的業主買了房子幾個月後,便出租了給我們,我們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白老鼠,畢竟他們沒有在這裡長住過,雖然曾裝修和更換部分電器,但有不少舊患仍待發掘,天花板漏水之類的問題,沒住上幾個月還真的是不易察覺。
【阿朗專欄】教我如何留下來
【港人移加476/阿朗專欄】加拿大卑詩大學社工學院最近公佈「救生艇計劃」移加港人第二階段問卷調查報告,主要針對受訪者的身心健康,以及適應新生活等狀況。調查發現,相對於2023年進行的第一次調查反映有超過80%受訪者「渴望或是強烈渴望」未來在加拿大定居,但今次調查的最新結果顯示僅有43%回覆「不確定是否留在加拿大」,反映真正願意留在加拿大的新移民開始動搖。
【咕菇固專欄】告別填鴨式教育
席間,大家也不時感嘆香港的填鴨式教育,香港的教育確實更側重硬塞一些課本知識給學生,然後就是各種默書測驗考試,在漫長的過程中,也不知多少人的心智早就把磨滅了,反而加拿大的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好奇心,沒有太多的考試測驗,讓他們真正於快樂中學習,即使像投資這種複雜的東西,也更好讓他們有好的切入點去感受和學習。
【葉珮泓專欄】客觀的事,主觀的心
但是,身邊如我一樣三十上下,已移民三、四年的人,則大多對工作規劃感到不甚如意。倒不是現在的工作有多差,只是移加之前,在香港的工作已步入上升階段,現在應該是搏殺期。如今在加拿大,則剛剛穏陣腳,但晉升空間和路徑,卻是模糊不清。加上移民已有數載,大家都想建立自己的家、或接上家人團聚,正需要更穩健的經濟能力,偏偏感覺堵在不上不下的狀態中,進退失據。
【純一專欄】多倫多難得的真正fusion菜
【港人移加473/純一專欄】這篇並非合作文,純粹是因為吃完覺得太驚艷,想推薦給大家。Ayla不是那種隨便把各國料理混在一起就叫「fusion」的餐廳,而是真正和諧的融合——加拿大食材與香港煮法互相平衡,沒有誰搶過誰的風頭,每一道菜都合理又有層次。
【佚民專欄】暴雪日常
【港人移加472/佚民專欄】上周三晚開始的一連串暴雪到現在還沒有怎樣消停的跡象,每隔一陣子又開始漫天飛雪,地上的積雪晚上鏟了一次,雪鹽灑了一包又一包,第二天早上起來又是厚厚的。還好現在家門外沒有行人道,除非要駕車出外,否則也不用經常出動鏟雪小隊,但這幾天的降雪量的確挺為驚人,達到40厘米以上,鏟了一個星期雪後,屋外車道兩旁早已堆積了兩道雪山,尤為壯觀。
【阿朗專欄】身份上的無形隔膜
作者:阿朗,喜歡山與海,熱愛大自然。帶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來到四季分明的多倫多。用心感受着每個季節所給予的美好景致,用足印去體驗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活力。期盼在路途上,能遇上相交相知的伴。
【咕菇固專欄】加拿大的「白色恐怖」
【港人移加470/咕菇固專欄】二月的多倫多,是最難熬的,往常在香港,二月幾乎都已是冬天的尾巴,反而是在這邊,二月的時候,冬天好像才剛開始,常有一種凜冬永在的感覺。同時真如老華僑所說,冬天這種事,都是一年好一年壞,上年冬天過得很舒服,下一年肯定雙倍奉還,避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葉珮泓專欄】計劃趕不上變化
【港人移加464/葉珮泓專欄】移加後,基於各種考慮,毅然轉行當會計,希望進修後走上專業路線能有相對穩定的職業發展。雖然算是「辛苦錢」但勝在「穩打穩紥」,大致規劃是配合數據分析的技能,應該餓不死。
【純一專欄】冬天室內活動 —— 攀石
【港人移加468/純一專欄】多倫多灰沉的冬天,像一部無聲的黑白電影。過去十年,我的冬天日常基本不出幾樣——窩在家裡抱著貓咪看電視、約朋友吃火鍋、逼自己去健身房跑步、偶爾去趟roadtrip等。但這個冬天,終於有了一些轉變。
【佚民專欄】勿當「老屎窟」
【港人移加467/佚民專欄】作為打工仔,想必大家都曾遇過一兩個職場「老屎窟」,為本來已經難捱的工作更為苦不堪言。只是老屎窟又豈止於職場上,原來在日常生活上,一個不為意,自己也會當上了最為人討厭的那種人,而要成為老屎窟,年齡從來不是一個因素。
【阿朗專欄】滑雪勾起的回憶
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懂珍惜。就像在香港的時候,不會覺得一個小小的一個地方,擁有山有海,有大大小小的島嶼,是很幸運的事。今天住在多倫多了,才知道往日的家是如此珍貴。
【咕菇固專欄】留下來的人
【港人移加465/咕菇固專欄】不知從何時起,「留下來的人」在我心中有了不同的定義。最初,這指的是那些留守在香港的人,後來時間久了,這個詞又變成了願意待在多倫多的人。人生兜兜轉轉,最終才明白,「留下」不過是每個人的選擇與適應罷了。
【新舊移民生活手冊】加拿大離婚手續有幾煩瑣? 一文盡讀協商事項
與香港及中國離婚程序有別,如果以安省居民為例,離婚一定要到安省高等法院(SuperiorCourt),加拿大只有高等法院才能受理離婚,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雙方不一定要上法庭或者見法官。而且其中一方需要在分居前,在該省居住滿一年才能向安省法庭提出離婚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