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安省學校職員9月尾投票 最快10月可發動罷工

代表安省5.5萬名學校支援職員的加拿大公共僱員工會(CUPE)表示,其代表已於剛過去的周末作出罷工投票日的決定,大部分教育局或在10月初可進行罷工。CUPE發出聲明,表示「代表一致支持安省教育局聯合工會(OSBCU)的罷工投票建議,以反映會員的決心──在高通脹及『冷酷』的情況下,實現合理、必要與可負擔的建議,以改善安省學校的工作與學習條件,且強調福特政府不尊重建議」。

HonUno金融機構未經註冊 當局警告存款借貸無保障

安省金融服務監管局(FSRA)向消費者發出警告,指HonUnoCreditUnion或HonUnoCreditUnionFoundation都沒有在安省取得「信用合作社」(CreditUnion)的正式註冊,民眾的存款或借貸毫無保障。

皮爾區針對長者裝修騙案 收按金後匿跡遺爛尾工程

皮爾區警方提醒公眾,近期區內出現多宗專門針對長者的家居裝修詐騙案。當受害人支付大筆按金後,騙徒便會銷聲匿跡,留下爛尾工程。

私有化只是逃避問題 專家促修復醫療系統

隨著全國醫療護理系統正面對多項問題,民眾一直在應對醫院等待時間延長、急症室關閉、救護車與長期護理服務減少等影響。專家認為需採取行動幫助醫護人員,醫療私有化只是避免修復公共醫護系統的問題。

安省聯邦選舉邊界委 辦多場諮詢會集民意

安省聯邦選舉邊界委員會提出了新的選舉地圖,通過獨立和無黨派人士制定,將於今秋進行多場網上和實體的公眾諮詢會,向省民介紹省內聯邦選區邊界的變化,並收集民意。

多位省長暗示私營服務 促聯邦增醫療保健撥款

加拿大多個省長周一齊集紐賓士域省蒙克頓市(Moncton),舉行醫療保健峰會,促請聯邦政府增加撥款,並暗示有可能通過私營業界提供更多服務。

莫德納供加國1200萬劑 針對奥密克戎新冠疫苗

莫德納(Moderna)宣布,會向加拿大供應1,200萬劑,針對奥密克戎(Omicron)變種病毒的新冠疫苗。

亞省招才計劃全面開展 發中文稿吸引華裔移居

亞省啟動大規模人才招聘活動,向溫哥華和多倫多居民招手。亞省省長康尼早前表示,該省要維持驚人的增長,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有足夠的人來填補所有正在創造的工作崗位。他強調,2022年該省的就業增長是加拿大最高。

佩洛西後「第三波」 印第安納州長訪台

自佩洛西、議員團後,又有「第三波」美國政治人物訪台——印第安納州州長侯康安(EricHolcomb)21日晚間率團搭機抵台,22日與蔡英文會面。他亦將接受台外交部長吳釗燮款宴,並與芯片廠商代表會面。與此同時,中國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解放軍於22日在東海進行實彈射擊,23日在珠江口也有軍事活動。

李顯龍:中美關係惡化 合作幾不可能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1日晚上在工藝教育學院發表國慶民眾大會全國電視講話,指中美關係緊張以及俄烏戰事,影響亞太區安全,預期區內會出現更多地緣政治競爭,新加坡會盡最大努力避免捲入大國的對抗。他又認為,中美關係惡化,令兩國幾乎不可能在氣候變化、流行病以及核不擴散等多項迫切議題上合作。

通脹利率升衝擊小市民 實際工資降削弱購買力

高通脹與利率上升削弱購買力和打擊消費者信心,意味實際工資降,消費需求下降,有分析指,於2022年夏季中期,加拿大消費者似乎已削減支出。

料油價看淡兼美再加息 分析指加元跌勢或持續

加元兌美元於過去兩周持續走低,有分析員估計,由於美國將進一步加息,加元跌勢料持續,兌美元有機下試74.51美仙。

加企業紛錄破紀錄盈利 打擊通脹壓力丟給家庭

社會經濟研究所(IRIS)的兩份報告指出,加拿大的企業未受通貨膨脹影響,紛紛出現自2000年代初以來的破紀錄盈利,中央銀行加息收緊經濟的措施,令一般家庭承受了打擊通脹的壓力。

德總理朔爾茲抵加 展開為期三天訪問

德國總理朔爾茲(OlafScholz)星期日晚抵達加拿大,烏克蘭再次要求總理杜魯多取消許可證,令於滿地可維修的渦輪機無法送回給俄羅斯的能源巨擘。

助美29日發射登月火箭 加國角色重要性勝以往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美國太空總署迄今為止最強大的火箭將在8月29日早上發射,作為「阿提米絲一號」(ArtemisI)登月任務的一部分。

聯邦省府撥款逾千萬 史托維爾建百套廉屋

聯邦及省政府合共撥款1,120萬元,在約克區史托維爾市興建大約100個可負擔得起的居住單位,預計在明年落成入伙。

華郵揭佩洛西訪台秘聞 習近平促阻止拜登峻拒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8月初訪問台灣,導致中國反制。美媒20日刊文揭秘稱,當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話時,曾明確要求拜登阻止佩洛西訪台,但遭到對方拒絕。

基辛格:美中緊張情勢恐成「人類最大挑戰」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19日在接受CNN電視台專訪時指出,美中之間的緊張態勢可能會演變成「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他認為,美中兩國都具有毀滅全世界的能力,「假如雙方捲入了衝突,就不會在科技運用方面有所保留。」

識破騙徒身份拒付萬元 86歲婦接恐嚇辱罵電話

一名86歲賓頓老婦提醒其他長者小心。詐騙犯試圖讓她支付10,000元,被她拒絕後,給她打了多個電話對她進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