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专栏

【港青在加国395】杜牙根

【专栏】星期一下午开始,我左上排的牙肉突然产生剧痛,使得我无法专心做任何事。因为那时候还不确定是牙痛,还以为是痱滋长到牙龈附近,所以只是到了Shoppers购买麻醉药膏和止痛药,想着过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港青在加国394】租约期满

不看不知道,原来即使合约完结,业主需具有特定的理由才可以停止出租该单位,理由包括但不限于自用、租客未能缴交租金等,即使业主出售单位,租客都可以拒绝搬离单位,即使搬走,租客也可以要求赔偿,令我十分惊讶这儿的租客权利之大,难怪当初租单位的时候,业主们犹如“查家宅”般,既要求信用评级报告,也要进行面试,比求职过程还要来得仔细。

【港青在加国393】窥探魁北克

【专栏】对于魁北克省,我对她的认识可谓乏善可陈,加上其独特政制地位,令港人救生艇计划没有于该省推行,于是此次的港人移民潮中,没有多少人会分享魁北克的资讯,只知道这儿的建筑具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大多数人以法语为母语,仅此而已。

【港青在加国392】厅长的自在

【专栏】在香港那寸金尺土的地方,一个四人核心家庭未必能满足人人有自己房间的要求,以往造访朋友家时,大部分有兄弟姐妹的朋友通常都要睡碌架床,与他们分享一个房间,甚至可能要牺牲小我,成为一厅之长,而我正是其中一个“受害者”。

【港青在加国391】十面埋伏

【专栏】转季之初,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生病,室友也中招了,病恹恹的,休养了一星期也还没完全恢复过来。同事一个接一个染上新冠肺炎,无形的传播链正在公司蔓延,个个人心惶惶。

【港青在加国390】被低估的加拿大

【专栏】谈起加拿大其实很多人都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印象相对模糊,大多只觉得它是一个福利好、适合移民的国家,加上旁边有着美国这种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军事都是一等一的强国,难免被美国抢去风头,而两者关系又密切,更常常以“北美”统称它们,但即使分开来看,加拿大也是个很厉害的国家。

【港青在加国389】永居已批

【专栏】等了三个多月,我的永居申请终于批了!首先感谢加拿大当局给了我一个机会,不用读书亦不用行EE便能获得永居身份;其次要多谢现在上班的经理,冇佢冇我,都冇永居,大概仍在餐厅或是其他兼职里浮沉着,寻找属于自己一份稳定的职业;再者便需要多谢自己,没有自己的努力坚持和独立,大抵是不能有现今这个成就;最后便要多谢鼻哥,给予我心灵上的慰籍和让我任意的蹂躏她洁净的猫躯。

【港青在加国388】Chili与德州历史

在香港,还是能够找到冬甩和贝果的踪影。但香港人对于墨西哥辣豆酱就好像比较陌生。我初尝chili是在学校饭堂吃晚饭的时候,chili的主要食材是牛肉和辣椒,多数也会加入番茄和腰豆,捞着饭吃很惹味。我不太吃米饭,但一旦饭堂供应chili,我便能轻松吃光一碗饭。

【港青在加国387】夏日三宝

【专栏】早前虽曾抱怨现在的住所露台未能受到阳光直照,很少有机会晒晾衣服,但加拿大夏天的阳光还是十分充足的,好像誓要在短短的夏季期间把漫长冬日的寒气闷气都驱散开去似的。

【港青在加国386】习惯不习惯

这两年时间过得很快,每一天都好像是一场新的挑战,自己每个月的状态都不同,即使已经尽力过每一天,但还是未能建立一个平衡、可持续的生活常态常规,没有routine可言。

【港青在加国385】寻找金庸痕迹

成长于千禧年代,昔日辉煌的香港娱乐事业已渐渐式微,后来的金庸电视剧几乎全都是中国制造,全都说着陌生的普通话,怎样也不能代入于其中。加上每隔三五年,又开拍另一个版本,渐渐地就像被麻醉了一样失去了追金剧的兴趣,宁愿再次看一看某作品某段情节的文字描述,为自己构造另一个新的幻想画面。

【港青在加国384】牡丹虾宴

【专栏】早闻温哥华牡丹虾鲜美非常,去年未有机会品尝,一直念兹在兹今年无论如何也要试试。上星期刚好到了牡丹虾的盛产期,货比三家后找到一间价钱相宜的海鲜市场,订了一箱十磅。

【港青在加国383】再想旅行的心

【专栏】最近得知室友准备去旅行的消息,看到他甚至把机票都买好。他这一个举动,无疑是令整间房子都弥漫着一股想旅行的气氛,着实燃点了我再次想出外旅行的心。毕竟自从疫情爆发后,已经不知多久再也没有出外旅行了,特别是当初很多的旅游计划都被疫情而打消了,距离上一次旅行已经过了五年之多,甚至都快要忘记出外旅行是什么的感觉,偶然翻开手机的相簿,会非常怀念以往旅行的日子,特别是已经在社会打滚了好一段时间。

【港青在加国382】满面尘灰烟火色

而因山火烟尘涌到卡加利,一整个卡加利都被土黄色的浓烟笼罩着,太阳亦因而变成了如血水般的红色,加上日照时间长,总是透露出一股诡异不安的感觉。路上来往的车亦少了许多。网上有人说这画面倒是比美剧《TheLastofUs》来得逼真(该剧在卡加利多处取景拍摄),建议剧组应使用当日的现场再拍摄多次,甚是懂得在苦中作乐。

【港青在加国381】热瑜伽

【专栏】热瑜伽(hotyoga)在北美流行了好几年,我一直都不理解的风靡的原因,心想:“不就是瑜伽嘛,夏天时候不开空调,跟着YouTube教学影片做,还不一样?用不着付钱到瑜伽学校学吧?”

【港青在加国380】驾驶需要

交通是生活中最花时间的一部分,因为巴士难免脱班,而一条路往往只有一、两条巴士线,一旦脱班,分分钟要等半小时。这里也有地铁,但经常因故障或事故而在半路停驶,而且这里的公共交通覆蓋率不高,有好些地方都要下车后步行十多分钟才可到达,算下来,无论到哪儿,一小时交通时间是跑不掉了。

【港青在加国379】多伦多初印象

【专栏】又到了夏天,万里无云的天空总是衬得多伦多的天际线更辽阔。以致于每次在夏日望着天空,都会想起初到多伦多时,坐车前往隔离酒店途中,看出车窗,第一眼便是一望无际的天、快追得上身高的草丛和一排排的电塔。那时已经是晚上八时多,阳光依然明媚,但也照不穿心中由不安、迷惘交织而成的乌云。

【港青在加国378】悭得一蚊得一蚊

【专栏】这一年多一直感到自己十分幸运,有几位愿意放下所有、一同来加拿大闯荡的朋友一起同住,令生活上的一切都更轻松。在这里认识不少香港人,大半数都是独自居住,又或是与房东同住,虽说租金未必十分昂贵,但生活成本总是无法减低。我的两位同事都面对这个难处,如果到超市买东西回家做饭,未必一定比在餐厅吃个碟头饭便宜,令他们比其他人更有魄力到处找寻超值优惠。

【港青在加国377】二楼的停牌

后来室友一个无意的举动却令这个情况有所改善,他把在圣诞节交换礼物时得来的“停牌”,和球衣一并放在窗前。这块当时被所有人嫌弃的“停牌”终于可以大派用场,我相信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装饰自己的房间。但好巧不巧,他房间的窗正正对着正门,在外面能够清楚看见他的“停牌”和球衣。自此之后,二楼的窗成了回家的指引,见到八边形就知道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