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經濟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7%b6%93%e6%bf%9f
当前页码: 114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274
最大页数: 114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4
文章IDs: 7202257, 7202230, 7202224, 7202207, 7202199, 7202192, 7202162, 7202168, 7202156, 7202159, 7202126, 7202034, 7202038, 7201886
第114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7-06
第114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7-06

即時新聞

官媒籲加速建造「好房子」 帶動消費升級 內房股逆市向上

內地官媒《經濟日報》發文稱要加速建造「好房子」,不但能帶動建材、家居、智慧型設備、物業服務等相關消費升級,形成強大內需動力,還能有效撬動改善型住房需求。受消息影響,內房股今早普遍逆市向上,其中新城發展(1030)曾升逾4%;融創中國(1918)升逾3%;華潤置地(1109)、碧桂園(2007)及龍光(3380)等紛升逾2%。

泰國向美提供更多貿易優惠 增購能源和波音飛機 盼免徵36%關稅

據彭博報道,泰國正在作最後努力以避免特朗普政府向其徵收36%的懲罰性出口關稅,提議為美國農產品和工業品提供更多市場准入,並增加對美國能源和波音飛機的採購。此外,泰國財長PichaiChunhavajira表示,該國正在爭取10%的最佳稅率,即使是10%到20%範圍也可接受,而最壞的情況是,「在鄰國地區中拿到最差協議」。

日本5月實際工資跌2.9% 創20個月最大跌幅 日圓匯價不升反跌

受通脹升幅持續快於薪酬增速影響,日本政府數據顯示,5月實際薪酬按年跌2.9%,創20個月以來最大跌幅,並較經濟學家預測的1.7%跌幅為高。有關數據或支持日本央行考慮加息,但日圓匯價不升反跌,其中美元兌日圓曾報144.74;每百日圓兌港元曾見5.42算。

首鋼朗澤重新招股 稱吉元缺乏法律依據 成功申索可能性低

首鋼朗澤(2553)早前收到一份民事起訴狀被列為被告而決定延遲招股後,今早刊發補充招股章程,並於今日(7日)起至周四(10日)重新招股,擬發行2,015.98萬股H股,一成在港公開發售,招股價14.5元至18.88元,集資最多約3.8億元,每手200股,入場費3,814.08元,預期於7月15日掛牌,國泰君安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雷軍親自交付首批YU7 為車主開門 惟小米股價今早向下

小米旗下電動車YU7於周日(6日)舉行交付儀式,小米董事長雷軍親自出席,為首批車主交車,並為車主開門。不過,小米今早股價未見向上,暫跌1.6%,報56.55元。

港股跌穿二萬四 失幾條移動平均線|古天后

7月7日,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日間部份時間有陽光及天氣酷熱。美股上周僅三個半交易日,但接連創下歷來新高,市場本周焦點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設定周三(9日)為關稅談判限期,以及聯儲局周三公布上月議息紀錄。此外,藍籌第二季業績期亦揭開序幕。回顧上周,標指與納指分別升1.7%及1.6%,均以創歷來新高結束一周市況。道指升2.3%,離歷史高位相差約300點。

港交所放假照聯絡投行 做事模式與內地相似

本港去年10月優化上市審批流程,他指現時監管機構發出首封書面回覆後,港交所或證監會可能會每日與投行致電以作指導,另會將第一輪的書面問題談一遍,確認投行知道監管機構的詢問,故進展快了很多。

「A+H」上市熱料惠及二線會計師行 致同:新股業務市佔率有望轉趨平衡

在「先A後H」上市熱潮下,第二線(SecondTier)會計師行有望從中受益。致同香港審計主管合夥人及人與文化主管合夥人吳嘉江表示,以往四大會計師行較少做A股公司生意,此便流入第二線會計師行的手中,故如果A股來港上市時,或會採用原有會計師行,此或將令會計師行業的新股業務市佔率轉趨平衡。

百望發展AI業務 聯手科大開拓多場景應用

百望股份(6657)首席執行官付英波指出,公司近半年業務分為核心業務與AI業務兩大板塊。前者涵蓋票單證SaaS服務及企業徵信數據服務;後者聚焦數據智能,以智能體產品推動場景落地,並從財稅服務商向AI企業轉型。技術合作方面,百望正與香港科技大學聯手,借其AI人才優勢推動金融智能體研發及商業化,未來將拓展更多場景。

中藥「治未病」 與中西醫協同的全球商機|陳新燊

生物技術是21世紀全球健康、經濟與安全的戰略核心。在全球健康產業鏈重塑的背景下,中醫藥以「治未病」理念為核心,展現出與西醫協同的獨特價值。

碧瑤破位 慢慢收集|唐牛

碧瑤(1397)上周發通告,成功中標政府海事處一份為期3年總值約1.5億港元的「香港東部水域海上垃圾清理及處理服務」合約,標誌着集團的服務版圖,成功由陸地策略性拓展至海洋。

麗星郵輪品牌復活泊維港 重建後更聚焦發展 定價「時尚大眾化」吸灣區客

港人熟悉的麗星郵輪從疫情一度倒閉後,今年正式復活,日前安排「領航星號」以香港作為母港。麗星夢總裁吳明發表示,公司重建後會更「聚焦(Focus)」,包括乘客體驗及品牌營運,該郵輪定價亦採取「時尚大眾化」策略,期望以高性價比,吸引大灣區旅客以飛航或鐵路方式,經香港坐上郵輪,爭取與本地遊客比例各佔一半,提升「郵輪經濟」效益。

中國稀土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查子公司涉挪用資產指控 繼續停牌

上月停牌的中國稀土(769)表示,收到有員工投訴信指控附屬公司潛在挪用資產,同時執行董事蔣泉龍及蔣大偉針對去年一項收購的有效性提出申訴,故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該股繼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