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奇觀正在上演 白頭鷹大批遷徙至菲沙河谷
【星島綜合報道】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冬季白頭鷹(bald eagle)遷徙之一再次在卑詩省的夏里遜米爾斯(Harrison Mills)拉開序幕,無數白頭鷹為了尋找更溫暖的地方和三文魚,紛紛飛抵這片區域。
綜合CBC與CTV報道,每年冬天,數萬隻白頭鷹飛抵菲沙河谷下游——生物學家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頭鷹聚集地。在夏里遜河(Harrison River)沿岸,這場壯觀的景象正在上演,洄遊的三文魚吸引著遠至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區的白頭鷹前來覓食。
遊客沿著河岸排成一排,帶著望遠鏡和高倍率相機,尋找棲息在樹梢或沙洲上的白頭鷹。
「我在這裏住了25年,從來沒來過,」楓樹嶺居民丘布(Gitane Chubb)說道。「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景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因三文魚產量高成季節性覓食地
白頭鷹研究專家漢考克(David Hancock)表示,從11月到隔年2月,隨著北方湖泊和河流結冰,夏里遜米爾斯周圍的河岸就成了白頭鷹的季節性覓食地。
「這些白頭鷹大多是北方繁殖,牠們來到這裏是為了躲避北方的嚴冬,」漢考克說。「當育空地區、阿拉斯加和卑詩省北部的湖泊和河流結冰時,那裏的魚會沉入冰層之下。所以牠們就南下覓食。」
● 相關新聞:溫市街頭飽餐海鷗 白頭鷹引民眾圍觀
● 相關新聞:卑詩罕見紅鮭大洄游掀熱潮 菲沙河3年來首開放休閒釣魚
成千上萬隻白頭鷹湧向菲沙河谷,而一年一度的遷徙使得這些鳥兒聚集在夏里遜米爾斯地區,以三文魚為食。據估計,每年冬天有35,000到50,000隻鳥遷徙經過該地區。
專家表示,隨著三文魚洄游高峰期的到來,現在正是理想的季節。
「我們正處於三文魚洄遊高峰期,當然,白頭鷹也回來了,」太平洋野生動物基金會名譽主任、鳥類學家巴特勒(Rob Butler)說,「如果三文魚洄游量充足,白頭鷹就會在這些河流上停留很長時間。」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巴特勒說,在河流三文魚數量不足的月份,這些鳥類會飛往海岸,沿著薩利希海(Salish Sea)的海岸線,在冬季剩餘的時間裏捕食野鴨。
「所以,鴨子們當然希望今年能迎來三文魚大洄遊,」他補充道。
巴特勒表示,夏里遜河是加拿大三文魚產量最高的河流之一。
白頭鷹維持生態繁榮和旅遊業發展
兩位專家都表示,每年的聚集也證明了自20世紀中期白頭鷹數量銳減以來,牠們已經恢復了不少。
據漢考克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首次進行調查時,只統計到菲沙河谷有3對繁殖對。如今,他說大約有700對,這是一個「驚人的復蘇」。
巴特勒表示,白頭鷹數量的銳減與殺蟲劑DDT的廣泛使用有關,DDT會使蛋殼變薄,並摧毀了北美各地的白頭鷹族群。「後來,由於人們停止獵殺和毒殺,牠們的數量也開始回升。」
白頭鷹透過覓食三文魚屍體,自然地控制著魚類和鴨子的數量,從而幫助維持夏里遜河生態系統的平衡。
「牠們就像是我們在這裏看到的宏大生態系統的指揮者,」巴特勒說。
他表示,白頭鷹的存在也吸引了許多遊客,夏里遜白頭鷹季節已成為觀鳥者和攝影師的必遊之地。
乘坐噴射快艇參加沿夏里遜河觀鷹之旅的遊客伍德斯特拉(Dan Woodstra)讚道,「真是太棒了!」
「我想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沒見過這樣的白頭鷹。親眼目睹這樣的生物在牠們熟悉的環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是太神奇了。」
溫哥華居民馬特(Carolyn Matt)表示,這種景像很難用語言來形容,除非親眼所見。「你一定要來看看,」她說。
夏里遜河谷距離溫哥華約兩小時車程。
專家表示,這些白頭鷹將停留到明年2月份,然後北遷。
圖:CBC/CTV/SassePhoto/Youtube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