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針對中國發出最新旅遊警告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周二發布了針對前往中國的嚴重旅遊警告,敦促前往中國的旅客謹慎行事,因為存在感染基孔肯雅病(chikungunya)的風險。
聲明稱:「基孔肯雅病毒透過受感染蚊子的叮咬傳播,它會導致發燒和關節疼痛。在某些情況下,關節疼痛可能非常劇烈,並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聲明指出,感染該病毒的幾率因季節、年份、地區和海拔而異。
據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稱,症狀可能包括皮疹、疲勞、嘔吐和頭痛。症狀可能在3到7天內出現,但也可能長達12天才會出現。嬰兒、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影響眼睛、心臟、胃、腸道和神經系統的併發症。
旅行者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基孔肯雅熱,該疫苗已在加拿大獲得批准。因此,請務必在出發前至少6星期與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接種疫苗的益處和風險。
加拿大衛生部也提供一些貼士,隨時保護自己免受蚊蟲叮咬,包括使用驅蚊劑、蚊帳和穿著長袖衣褲。
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會整天叮咬,但在日出和日落前後最活躍。牠們在室內和室外都可能出現,攜帶病毒的蚊子分佈於歐洲、亞洲、非洲、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區、南美洲、中美洲、太平洋島嶼和美國南部。
出國旅行的加拿大公民可以註冊「海外加拿大人登記處」(ROCA),如此若有當地國緊急情況,公民能隨時獲得相關信息。
什麼是基孔肯雅熱?
據世衛組織介紹,基孔肯雅熱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1952年在坦桑尼亞首次被發現。病名源於坦桑尼亞南部的基馬孔德語(Kimakonde),意思是「變得扭曲」。這源於患者會因為嚴重關節痛而彎腰。
基孔肯雅熱由感染病毒的雌性蚊蟲傳播,最常見的種類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這與傳播寨卡病毒(Zika)和登革熱(Dengue fever)的蚊蟲種類相同。
蚊蟲會在叮咬感染者時將病毒傳到人體,被感染者通常會于4至8天內發病。
近年全球各地均有少量發病報告,主要集中在南美洲、亞洲和非洲。歐洲也曾出現小規模疫情。
泛美衛生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今年在美洲地區監測到超過20.9萬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其中以巴西數量最多,加拿大則未有發現病例。
基孔肯雅熱癥狀
世界衛生組織指基孔肯雅熱可引起發熱和足以導致殘疾的關節疼痛。它還可能引起肌肉疼痛、頭痛、惡心和皮疹。
癥狀通常持續數天,大多數人可完全康復,但偶有眼部、心臟和神經系統併發症的報告,以及關節疼痛持續數周至數年的病例。
新生兒、老年人及患有長期病患者,癥狀的風險最為嚴重,極少數情況,甚至會導致死亡。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