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多倫多成「託兒沙漠」 哪區屬於重災區?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政策另類研究中心(CCPA)最新報告指出,雖然多倫多自2021年以來持牌託兒名額比例有所上升,但全市仍有過半兒童無法獲得託兒服務,部分社區更被形容為「託兒沙漠」。
報告顯示,多倫多的持牌託兒名額覆蓋率由2021年的每100名兒童有41.5個名額,提升至今年的46.5個,但距離「足夠」標準——每100名兒童擁有60個託兒名額——仍有相當差距。
研究指出,全市158個社區中,有14個嚴重短缺託兒名額,主要集中在怡陶碧谷(Etobicoke)及士嘉堡(Scarborough)地區,而覆蓋率達標的地區幾乎全屬多倫多市中心或中城的高收入社區。
位於Dixon Road與Islington Avenue一帶的 Kingsview Village–The Westway 是全市覆蓋率最低的社區,每100名兒童僅有23個名額。Kennedy Park、Rexdale–Kipling、Weston 及 Birchcliffe–Cliffside 等區同樣少於30個名額。
CCPA安省研究員卡 Carolina Aragão 表示:「現時託兒服務覆蓋充分的地區全在高收入社區。我們至今沒有一個低收入社區達到足夠水平。以目前的速度,實現平等仍需多年。」
她指出,全國託兒計劃雖令家長費用下降,但更凸顯供應短缺。「多倫多的託兒現時確實更可負擔,但同樣重要的是,要讓服務能夠真正『可獲得』。」
報告顯示,2022至2025年間,多倫多新增淨託兒名額約3,943個,整體覆蓋率提升約五個百分點,但增長未能趕上需求。
她指出,託兒擴展的主要瓶頸在於缺乏設施空間及持續的人手短缺。即使有可改建的建築,也可能找不到足夠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她補充說,託兒工作薪酬偏低、壓力高,難以吸引及留住人手,特別是女性及少數族裔比例過高的行業。
研究中心的分析亦與安省審計總長的警告不謀而合。後者早前指出,安省在2022年與聯邦簽訂的102.3億元托兒協議中,承諾增設48,000個名額,但至今僅落實36,000個。協議將於2026年3月屆滿,未來資金安排仍存在不確定性。
Aragão 強調:「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讓各級政府共同推進,特別要加快在最需要的地區創建名額。」
雖然自2021年以來多倫多的託兒覆蓋率有所改善,但地區差距依然明顯。她總結說:「託兒服務確實變得更可負擔,但更關鍵的是,它必須對所有家庭都能夠獲得。」
(圖:CTV News、加通社)T08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