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餐飲業遭遇寒冬 列治文華人餐館採免小費模式吸客
【星島綜合報道】列治文一家餐廳希望透過取消小費,為食客的用餐體驗劃上甜美句號,而不是像其他餐廳那樣以甜點收尾。這股趨勢正在卑詩省的其他餐廳中逐漸興起。
據《溫哥華商業雜誌》(BIV)報道,列治文川菜館「一碗專業的麻辣燙」(Spicy Pro Hot Pot Inc.)上個月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將停止在食客賬單上加收小費。餐廳表示,餐牌價格亦不會上調。
餐廳老闆姚先生(Ronnie Yao)指出:「我們從食客那裏聽到的主要回饋是,他們覺得生活成本正在急劇上升。」他是於2018年離開科技行業的工作創辦這家餐廳的。
餐廳其後嘗試幫食客降低一些成本,以「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用餐體驗」。
卑詩餐飲業正經歷嚴重崗位流失
根據加拿大餐飲業協會(Restaurants Canada)2024年的數據,受需求下降和成本上漲的雙重打擊,卑詩省餐飲業正在經歷加拿大最嚴重的就業崗位流失——職位按年減少10,800個,約有一半的餐廳在虧損運營。
據悉,位於置地廣場(Continental Shopping Centre)的「一碗專業的麻辣燙」,過去一兩年和許多其他餐廳一樣,由於餐廳倒閉以及員工流失率高於往常,生意也明顯下滑。
「我們當時覺得疫情期間生意很糟糕,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還算可以,」姚先生說。
「情況越來越糟——疫情後的日子非常難熬。」
他注意到,有越來越多的食客在結賬時猶豫不決,不知該給多少小費,所以最終決定免受。
加拿大人認為小費過高
根據H&R Block加拿大公司4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雖然約30%的加拿大人表示支持小費文化,但90%的人認為小費過高。
姚先生意識到,「如果很多食客都覺得小費成了負擔,那你該如何吸引更多人?如果沒有很多食客,你又怎能賺到小費呢?」
為了彌補員工可能面臨的收入損失,他表示已經增加了3位員工的分紅比例。
事實上,卑詩省其他一些企業也已採用無小費模式,包括溫哥華的Cowdog Coffee和Folke素食餐廳,儘管它們的動機各不相同。
「我們不認同小費文化,」Folke的共同所有人Pricilla Deo說。該餐廳自2022年開張以來,就從未收過小費。她說,餐廳已經相應地調整了菜價,這樣即使沒有小費,也能支付員工維持生計的工資。
她表示,此舉使得員工安心休息,不必再憂心生意不好而設法加班賺取更多小費。
這種模式並不適用於所有餐廳
但卑詩餐廳及餐飲服務協會(B.C. Restaurant and Foodservices Association)行政總裁托斯滕森(Ian Tostenson)表示,無小費模式或許會吸引一些食客,但並不適用於所有餐廳。
● 相關新聞:列治文海鮮女王一個決定擴充家族生意 見證本地中菜文化演變
● 相關新聞:加拿大年輕人厭倦小費文化 有人直言「太荒謬」
● 相關新聞:「我被騙付出40%的小費」:加拿大小費傳統要斷供?
「我們習慣給小費,小費讓食客擁有比只付一個價錢(以及展示態度)更大的自主權。我們還沒準備好接受這種模式。」
他指出,一些北美餐廳嘗試過這種模式,但後來發現很難留住員工,因為小費可能佔服務生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大多數服務生工作就是為了賺小費,」托斯滕森說。
他補充道,食客是不喜歡被要求給予由18%或20%起步的小費,或在一些並未提供服務的地方也被收取。
姚表示,他也注意到一些餐廳有過度收取小費的情況,有些餐廳甚至會「欺騙」食客,把最高比例的小費提示放在最前面。
「(給小費)已經變成了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感謝,」姚說。
H&R Block加拿大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92%的加拿大人表示,他們對一些以前不要求給小費的服務被提示給小費感到惱火。
托斯滕森承認,卑詩省的情況確實如此。餐廳面臨許多挑戰,他雖樂見不同的獎勵措施,但就認為取消小費並不能解決餐飲業的根本問題。
而對姚先生而言,這項改變目前看來極其奏效,自從宣布取消小費政策以來,其餐廳客流量就「顯著增加」。
他說:「作為一家小企業,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做的最好事情,就是維持企業的生存,並讓我們的員工獲得理想的收入。」
圖:加通社/谷歌街景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