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專欄-跟楓走029】當前市場估值上升支撐 Tesla AI 佈局有新方向
【投資專欄-跟楓走029】美股進入超級業績期, 市場對於公司能否寄予合理的PE及未來市盈率一直存在問號。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雖然CPI上周公布的數據有利第四季再進一步減息,不過由於市場始終都是根據公司實質盈利情況,而去評估美國在指數高企下能否再創新高。
過去幾年間(約2017年至2025年)美國 S&P 500 指數在不同經濟與政策階段中,股價上升或下跌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來自於企業盈利(EPS)、估值(P/E)、還是其他流動性因素。每一波上升或下跌背後的主導力量。
關鍵時期分析:
2017–2019:稅改與利率調整
TCJA(Tax Cuts and Jobs Act) 刺激企業盈利上升 →(EPS growth)強勁。隨後聯儲局加息、估值壓縮 → (P/E)下跌(–26%)。指數最終仍維持溫和上升(2533 → 2940)。
2020–2021:疫情與流動性泡沫
COVID 崩盤(2192點)導致EPS下降(–16%)。流動性寬鬆(liquidity bubble) 帶動估值飆升(P/E +92%),推動指數快速回升至4819(+120%)。可見那一波漲市主要不是盈利,而是估值膨脹。
2022:加息週期與估值重置
Rate Reset:聯儲局激進加息,導致估值收縮(P/E –35%),指數自4819跌至3492(–27.5%)。EPS雖然仍有成長,但不足以抵消估值下滑。
2023–2024:AI與Mag7推動
Mag7(蘋果、微軟、NVIDIA等) 帶動P/E上升(+30%),估值成為推手。AI 熱潮(2024中後)延續這股動能(+32%) 。EPS增長相對平穩,顯示市場主要靠估值驅動。
2025:關稅與再平衡
Tariff Tantrum(關稅恐慌)造成短暫波動(P/E –10%),但EPS仍正增長(+10%)。截至2025年10月,指數達6765點,距前低位漲幅約+40%。
由上述的情況可見,市場漲跌並非完全由企業盈利主導。在過去八年中,估值變化(P/E)在不同階段主導市場波動。例如2020 至 2021上漲主要來自估值擴張,而2022下跌則因估值收縮。而流動性與政策對市場影響極大liquidity bubble與rate reset說明資金環境與利率政策是股市週期轉折的關鍵。
現時AI與科技股是當前估值的主要驅動力,從2023年起的粉紅色 P/E 貢獻明顯,代表市場對未來增長的定價提升。未來風險在於估值過高與政策轉變。若利率或通脹壓力再起,估值部分(P/E)可能再次壓縮,使股價波動加劇。
當前(2025年)市場主要由 AI 熱潮與估值上升支撐,而非企業盈利的實質爆發。究竟估值跟未來實質有沒有落差? 這個要將業績慢慢逐一研究。反過來發現Tesla好像業務中不再是太Focus製造新車,而是將現有科技注入汽車之中。
Tesla 近年積極將 AI 作為公司核心戰略,從自動駕駛(FSD)到人形機械人(Optimus),再到與 xAI 的語音互動系統「Grok」整合,正逐步把公司定位由「電動車製造商」轉化為「智能移動與機器人平台」。這種轉型方向,讓 Tesla 的未來前景不再單依賴車輛銷量,而是建立在軟體訂閱、AI 模型授權與智能服務之上。
自動駕駛系統是 Tesla 最重要的 AI 成果之一,最新版本 FSD V14 透過百億級參數模型處理視覺資料,決策行為愈來愈接近人類駕駛。這意味公司可透過 OTA 更新向車主收取月費或升級費,開創出持續性收入來源。未來即使車價下調,軟體與服務收益仍能支撐毛利。
另一方面,Tesla 自建的 Dojo 超級電腦與正在開發的 AI5/AI6 晶片,將強化其訓練與推理能力,使其在自駕演算法上擁有更高獨立性。這不但有助於降低對 NVIDIA 的依賴,也可能成為新商業模式——向其他車廠或機械人公司提供 AI 模型運算平台。
與 xAI 的結合則令 Tesla 在語言理解與人機互動層面更進一步。Grok AI 的導入,令車內從「交通工具」變成「移動智能終端」,用戶可透過自然語言完成路線、設定與娛樂互動。這將推動 Tesla 建立資料生態圈,強化 AI 訓練,同時提升品牌黏性。
整體而言,Tesla 的 AI 佈局已顯著改變其商業模式:硬體仍是入口,但真正的價值在於軟體、資料與智慧服務。未來盈利結構將更多來自 AI 訂閱與自動駕駛授權,而非單純賣車。不過,監管、技術成熟度與安全風險仍是其成敗關鍵。若能順利落地,Tesla 將從造車企業躍升為全球 AI 應用的核心平台之一。
(編按:本文觀點不代表加拿大星島立場,投資市場有賺有蝕,文章僅供讀者參考。)
作者:Ricky Lau ,人稱「莊主」。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家族辦公室顧問、股評人、財經書籍《最佳位置》及《AI選美》作者。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