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加國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5%8a%a0%e5%9c%8b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791
最大页数: 28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35282, 7335180, 7335069, 7335128, 7335100, 7335087, 7335000, 7335047, 7335018, 7334993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8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8

【遺民歷奇14】在咖啡室上演的一幕「成語動畫廊」

【遺民歷奇14】

  生長於上世紀八○年代,最早讓我對中國語文產生興趣的,並非其他,而是《成語動畫廊》。
  我國的四字成語,源遠流長,而且其源最古。《詩》三百的詩歌正體,乃以四言為句。七言、五言,三言、六言,都是西漢以後,纔漸次迭興的。
  《成語動畫廊》為家母在移民前移錄過來的兒童節目之一。長大之後,我纔發現,不少兒時學來的成語──盤古初開、塞翁失馬、葉公好龍──本身甚少用武之地,因為平時作文,難以植入字裏與行間而能不感突兀。
  「盤古初開」為流傳神州大地的創世神話;而「塞翁失馬」、「葉公好龍」均為寓言故事。從前的童蒙老師,只需要學生背唸一組組四個字的成語,便能開講一段段生動而又深刻的哲理與禪機。別的人能否受惠,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自己三十年後,仍然得沾化雨。


  月前即在百老匯大道(Broadway)上的咖啡室,上演了一幕「嗟來之食」。
  「嗟來之食」典出《禮記.檀弓下》: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
  「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若翻譯成語體文,約莫如下:
  齊國(曾遭遇到)大饑荒。(有一名叫做)黔敖(的富翁)在路邊供應(賑災的)食物,(並在救濟站旁)等待飢民,向他們施予食物。
  (路過的災民當中,)有一名特別飢餓的人舉起衣袖以遮臉,(卻)舉步也維艱,(即使)神智不清,(還是勉強)走將過來了。黔敖左手捧食物,右手端熱湯,(對那人)吆喝道:「喂!過來吃啊,你!」(那名飢民聞言)擡起頭來瞟了黔敖一眼,(便)答道:「我只是(從來)不吃(不把我當做人對待而亂叫的)『嗟來之食』,(纔)落得如斯田地。」(黔敖聽到這話,羞愧萬分,親身)走到(那名飢民的)跟前而(向他恭敬地)道了歉。(可是)那名飢民始終(分毫也)不肯吃,(不久後即當場)餓死了。


  在那幾年的《成語動畫廊》裏,開講「嗟來之食」的並非主持人「熊貓博士」,而是其機械人助手「YY」。安排是否內有乾坤呢?我不得而知。也許得問審稿人阿濃先生,始能窺知其就裏。
  至於我進咖啡室的當時,並非如齊國那樣,面臨大饑荒,只是照常接到送餐的單而已(編按:作者當時是一名送餐外遞員)。那是五元錢的小單;而在早、午餐之間的當儿上,要是能接得到單,已算僥倖非常,我也就照常按鍵表示「接」!
  那家本地創業的自家品牌,分店不多,卻能開在百老匯大道上,可見他們也摸得透存活之道。
  我一踏進門內,在這不早不晚的時候,看到了顧客滿堂。朝前檯一看,三名服務生也忙得不可開交。我見狀只碎步趨前,在無人主理的點單處乖乖地等着。
  男服務生五十上下年紀,看到我提着送餐用的保溫包,在忙亂間,只對我點頭示意,並未開口說一言。
  三兩分鐘後,拎外賣紙袋過來的,不是他,而是另一名女服務生,也半百上下。她起初沒擡頭,只對空氣說:「名字!」
  服務生不把我當做人對待是跑單的日常遭遇,我當時也還沒動氣,只趨前提着手機說:「在咧!」
  女服務生緊接着只來了短短的一句:「Confirm!」我們之間,還是缺了個眼神的交流。
  「欸,好的。請把紙袋交來,我馬上『confirm』(確認)。」我仍帶着禮貌向她表示。
  聽到我的答覆,女服務生「哼」了一聲,纔頭一遭擡頭向我嚴正地命令:「話不是這樣說的呀!你不確認,我不給你,就這麼簡單!來!」
  聽她如此與我為難,我委屈得百辭莫辯。凡送餐的人都知道,公司需要我們拿到外賣後,進行確認的手續,而手續也大凡三類,要麼:
 把外賣袋連收據清楚拍下,以確認取得的外賣,名字與顧客對得上;
 把外賣袋裏頭的東西覆核一次,以確認商家給的外賣沒掛漏了甚麼;
 把收據上的二維碼(QR code)掃上,那就萬無一失了。
  我便向女服務生央道:「服務員女士,規矩可不是這樣的罷?你不把東西交過來,我如何確認得了?」
  就在那時候,我身後來了客人。女服務生見狀也一直只拎着外賣紙袋不放,冷笑了一下,再重複了一遍:「你-不-確-認!我!不!給!」
  聽她當衆如此,我忍不住提高嗓門回道:「那好!我取消!」
  她也只板着無情的冷面,竊笑道:「那隨你的便!」
  我按完「取消」鍵後,便轉身揚長而去,邊走邊揚言:「以後誓不來此送餐!」半路卻聽到有客人英雄救美似的插話表示:「喂,你還這麼個惡人先告狀!」
  我聞言止住了腳步,回頭向那人解釋:「冤枉啊!顧客先生!你知道嗎?我們送餐的,分秒必爭。沒錯,在店裏乾耗的時間,不算在內;但只要一摁『確認』,時間便立刻開始倒數。公司是不管從店裏跑回車廂,需要多長的時間。也不管店前沒有免費的停車位;有時候我們只能停得老遠。萬一交通阻塞,終至遲了鐘點,受罰的是送餐員而非咖啡室。所以外賣袋不到手,我完成不了複檢(verify)的程序,我想確認也不能!」
  客人聽我如此答辯,一時無言以對。望了身旁的伴侶一眼,回頭只說:「這比我想像中複雜得多。」
  就在這個時候,女服務生從櫃檯背後走到了我們的身旁,指着我警告:「不許騷擾我們的貴客!走走走!」
  我遂揚目而視之,曰:「攔我去路的是這位先生。受到騷擾的不是他,而是我!」
  女服務生朝客人望去,客人遂把她按下,同意道:「是的,是我主動跟他扯的。別再跟他為難好了。」
  我禁不住自己的牛脾氣,最後說了句:「聽!」纔再無反顧地推門而出。
  別的餓者也許願意息事寧人,只對黔敖與女服務生那一等人言聽而計從。而我卻甘願不食嗟來之食。
  〈檀弓下〉在成語故事的末了下了這樣的評語:「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孔子的弟子曾參聽到此事之後,(評論)說:「別(像他那樣)罷!聽到黔敖那樣吆喝,(不吃而)離開固然做得;(既然)聽到了黔敖道歉,(饒過他把食物接過來)吃是可以的呀!(可惜他卻執迷不悟而白白餓死了。)」

 

文:歷奇

圖:資料圖片

-----------------------------

作者介紹:歷奇,生於香港,幼年移居加拿大,並於卑詩大學亞洲研究系畢業,主修中文,副修語言學。嘗在港工作十餘年,2021年旋歸溫哥華。在重新適應北美城居的同時,仍難捨香江因緣及情分,多所感懷。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10月新屋動工大跌17% 這兩大城市最受影響

加拿大針對中國發出最新旅遊警告

警員跳安大略湖救墮湖男子 患低溫症送院

ChatGPT、X等平台大規模斷線 Cloudflare故障致數萬用戶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