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2少女凌晨挑戰「地鐵衝浪」喪命 母看新聞憑物件認出女兒崩潰

美國紐約市再度發生「地鐵衝浪」(Subway Surfing)致命事故。當地時間4日凌晨3時許,一列J線地鐵列車駛入布魯克林馬西大道(Marcy Avenue)百老匯站時,警方在車廂頂部發現兩名少女的屍體,她們分別為12歲的澤姆菲拉·穆克塔羅夫(Zemfira Mukhtarov)與13歲的艾巴·莫莉娜(Ebba Morina)。兩人疑似模仿TikTok上風靡一時的危險挑戰行為,最終不幸喪生。
據報,當時有約15名青少年在車廂間奔跑或爬上車頂參與拍攝挑戰,澤姆菲拉與艾巴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網上流傳二人在過去幾日曾發布多條極端挑戰影片,包括躺在鐵軌上拍攝列車高速駛過、以及在路軌上空鐵架行走等等危險畫面,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澤姆菲拉的母親娜塔莉亞·魯登科(Nataliya Rudenko)悲痛表示,女兒曾屢次無視勸告,深夜外出與朋友參與冒險活動,當天她是透過新聞畫面中的滑板與手袋才驚知女兒遇害,「她應該在家睡覺,現在我們卻要為她辦葬禮。」
當局尚未公布兩名少女的具體死因,但事件已震驚全市,紐約市公共運輸局局長克里奇洛(Demetrius Crichlow)發聲明形容:「令人心碎的是,這些年輕女孩竟然認為在地鐵列車車頂上玩耍是遊戲。這不是『衝浪』,這是自殺。」他呼籲家長、師長與青少年溝通風險,杜絕再有類似悲劇。
澤姆菲拉的父親亦在募款平台GoFundMe發起募捐,希望為女兒籌得喪葬費。他表示:「沒有人該承受失去孩子的痛,這是一場難以承受的悲劇。」







兩名少女的死只是冰山一角。根據數據,2023年至今,紐約市已有超過11名11至15歲青少年因地鐵衝浪喪命。單在今年1月至4月,紐約警方已拘捕超過415名進行類似行為的民眾。市政府推出「車內乘搭、保命第一」(Ride Inside, Stay Alive)廣播宣傳,並與Google合作,在YouTube播放警示短片。
此外,紐約警方去年啟動無人機監察計劃,實施即時空中巡邏,協助攔阻地鐵衝浪行為。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與警務處長蒂施(Jessica Tisch)早前指出,該計劃已成功預防至少200宗潛在悲劇。
然而即使宣傳加強、執法升級,這股源自1980年代、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的地下文化風潮,仍在社交平台助長下持續蔓延。分析指,社交平台的推播機制可能間接鼓勵類似高風險行為。2023年一名14歲少年因地鐵衝浪死亡後,其家屬已向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Meta與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提告。
紐約市政府與警方正加強與學校、社群合作,試圖切斷模仿行為的根源。但兩位少女之死,無疑再次為這場「社交媒體驅動的危險挑戰」敲響警鐘。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