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還是不殺?】卑詩400鴕鳥生死懸一線 續成全球熱門話題

【星島綜合報道】距離溫哥華東面600公里處的埃奇伍德(Edgewood)是一個被山脈環繞的僻靜社區,人口僅200多人,一向乏人問津。過去大半年時間卻因為區內的環球鴕鳥農場(Universal Ostrich Farm)飼養的400隻鴕鳥將被撲殺的消息傳播,小社區躍上了國際新聞版面。加拿大和美國的關係本已緊張,如今加拿大卑詩省一家農場因去年12月禽流感事件,導致現在400隻鴕鳥的生死命運成為兩國熱門政治話題。
中央社報道,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美國公共醫療計劃負責人歐茲醫生(Mehmet Oz)和美國億萬富翁卡齊瑪提迪斯(John Catsimatidis)等特朗普好友,呼籲加拿大不要撲殺這些鴕鳥。
小羅勃甘迺迪曾當面向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局長馬金農(Paul MacKinnon)關切鴕鳥命運,呼籲重新考慮撲殺政策。歐茲公開表示,願意將鴕鳥安置在他位於佛羅里達的牧場。卡齊瑪提迪斯稱已致函加拿大總理卡尼,也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到鴕鳥事件。
事件源起於去年12月,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檢測出該農場死亡的數十隻鴕鳥感染禽流感病毒。基於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的規則,需要執行全面撲殺以防止禽流感擴散。「撲殺令」頒布後,400隻鴕鳥的生死爭議逐漸發酵。

農場主人艾斯波森(Karen Espersen)說,目前活著的400隻鴕鳥都很健康,並具有「群體免疫力」,相信這些倖存的鴕鳥具有科學價值,應該停止撲殺,希望CFIA能再度檢測。CFIA則稱,鴕鳥可能沒有表現出任何臨床疾病症狀,但可能會傳播病毒,且病毒可能進一步傳播給人類、牲畜和野生動物,甚至可能導致禽流感病毒發生基因突變。
為了捍衛鴕鳥性命,農場主人一路打官司,前兩級法院都敗訴,9月24日在撲殺令即將執行前,加拿大最高法院在緊急關鍵時批准了暫緩撲殺,暫時保住這群鴕鳥性命,但尚未宣布是否接受這宗上訴審理。農場主人說,加拿大最高法院做出符合常識的解決方案,他們要求CFIA重新對鴕鳥檢測病毒,如果CFIA不願意,請允許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檢測。
卑詩大學生化教授佩勒克(Steven Pelech)、貴湖大學免疫學家布林德( Byram Brindle)以及前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經理威爾森(Jeff Wilson)等專家稱,鴕鳥壽命長達數十年,且不像母雞一樣被飼養在密集環境中,所以應區別看待,且這些鴕鳥將對醫學研究有重要價值,不應該被撲殺。全球各地有許多人為這群鴕鳥抱不平。

(加通社圖) T0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