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法院移民案件激增至年逾3萬宗 首席法官警告司法公義受挑戰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聯邦法院首席法官Paul Crampton(克蘭普頓)警告,移民案件出現「非比尋常」激增,恐令司法公義不再人人可及。法院職員預計,今年移民案件立案將超過30,000宗,部分個案需時14至18個月處理。
首席法官克蘭普頓指,自自己16年前出任聯邦法院法官以來,從未見過如此情況。他在九月接受訪問時直言:「移民案件方面工作量的激增,實在太過驚人,我必須說,情況極為特殊嚴峻。」
律師:拖延毀掉一年學業甚至身份
多倫多移民律師Zeynab Ziaie Moayyed形容,聯邦法院日益嚴重的積壓,對客戶造成沉重打擊。部分人須等待超過一年,足以失去整整一個學年,甚至失去移民身份而陷於「懸空狀態」。她說:「這些人付出的代價相當重大。」
法院數據顯示,2024年處理一宗移民官司平均需時14至18個月。律師指出,在案件激增之前,常見處理時間為6至8個月。
移民申請暴增 法院擔憂司法公義
聯邦法院主要處理與聯邦法律和政府機構相關的特定領域案件,例如關乎國家安全事宜,原住民法,海事法,知識產權等的案件。也處理移民和難民法相關案件,對移民官的決定進行司法審查,評估決策過程是否合法和公平。移民和難民法方面主要處理的是難民、留學簽證、工作簽證及訪客簽證的拒簽上訴。
在疫情之前,法院每年平均接獲約6,000宗移民和難民案件。2022年起案件開始急升,至2024年暴增至超過24,000宗。
難民相關的案件數量維持穩定,但非難民的案件當前已上升逾四倍。僅今年1月至8月底,聯邦法院已接獲18,887宗案件,預計全年數字將達31,000至33,000宗。
CBC採訪首席法官克蘭普頓詢問激增的數字有何意義時,法官說:「這將關乎到,大眾對我們移民系統和系統一致性是否有信心、對司法制度是否有信心、對法院是否有信心。這影響到司法公義是否仍然人人可及。有句古話人人都知道:『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
經費不足 法官憂司法獨立受損
法官克蘭普頓又指,眼見移民官批核的申請越多,法院的工作量亦隨之增加,因為部分遭拒申請者會尋求聯邦法庭覆核。
根據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的公開數據,2023年而言,申請臨時居民簽證的新申請數量及延期申請數量已達630萬宗,其中有數以百萬計簽證申請遭拒。
法官亦坦言:「我們(法庭)正承受移民官這些決定所帶來的壓力,但法院在經費上並未獲得足夠配備來應對新來的挑戰。」
聯邦法院行政服務處(The Courts Administration Service, CAS)負責聯邦法院、聯邦上訴法院、加拿大軍事法庭上訴法院、及加拿大稅務法院的資金及支援。該機構表示,2025至2026年度獲撥款2.087億元。之前該機構曾有一筆為處理庇護案件而獲提供的「限時資金」,但該項目已於2023年3月結束,此後機構未再獲額外撥款,但它已警告政府當前浮現的危機。CAS強調,移民相關案件已呈現可見的拖延,在某些地區因資源太有限,甚至導致各類案件的排期大為延誤。
CAS直言,資金不足「削弱司法獨立,直接衝擊司法公義,並對司法制度的完整性構成嚴重憂慮。」
當下,首席法官克蘭普頓指,法院人員正尋求精簡流程:「如果工作量增加,而人手未增,你就必須想辦法更高效率地處理事情,必須精簡某些環節。」
聯邦司法部長肖恩弗雷澤(Sean Fraser)辦公室發言人Lola Dandybaeva透過電郵回應,表示部長「重視聯邦法院在確保司法公義中的重要角色,並感謝首席法官提出的觀點」,又稱將繼續與法院商討問題。
聯邦法院精簡流程 削短聆訊時間
9月初,聯邦法院宣布,將縮短某些類別移民案件的標準審理時間,並限制可提交文件的長度。該項新的安排適用於留學簽證、工作簽證及臨時居民簽證。法官克蘭普頓解釋,這些個案一般比難民案件更為簡單,此舉是為讓56名聯邦法院法官每周能處理更多案件。他並不排除日後會再推類似的更多改革。
他亦警告:「我非常擔心,如果再沒有額外資源,案件延誤將會繼續惡化,我們可能不得不再想辦法,令到法院向公眾提供的服務必須減少。」
移民律師批處理科技導致錯誤
移民律師認為,移民部容易犯下錯誤,甚至未有妥善審核檔案,這與其開發的「快速處理科技」有關。加拿大移民律師協會(CILA)透過公開信對此事表示關注,並建議在聯邦法院案件激增的情況下,應探索法院外解決案件的渠道。
移民律師協會的成員之一指出,以前律師能聯絡移民局個案官員,能夠提出要求覆核,特別是針對加拿大境內的申請。但近年大部分的聯絡渠道已不再有效。律師指移民官亦已超負荷,致使移民律師得到回覆的幾率降至超低:「我不敢說(幾率)完全為零,但這已不能有效幫助解決移民局錯誤。」
律師認為,這(律師失去與移民局的有效聯絡)導致更多申請者不得不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移民部回應CBC新聞稱,移民部致力於「公平及非歧視性」的移民程序,但不會推測法院外的新解決方案,並稱客戶及律師應透過網上表格或電話舉報錯誤。
部分律師亦批評移民部拒簽信套用千篇一律的標準語言。今年7月底起,移民部在拒簽時開始附上審批官員的備註,以提升該決定的透明度。但移民專業人士指細節不足,移民律師協會更批評決定內容依然「套用拒簽模板」。
聯邦法院多次裁定,處理工具及模板語言本身並非問題,法院只會審視移民官做出決定的合理性。
移民律師Mario Bellissimo指出,移民部的拒簽通知「往往千篇一律且過於簡略」,申請人看後會覺得不公平:「每個人來加拿大都有重要原因,但他們感覺未能在申請中獲得真正被聆聽的機會。結果是甚麼?就是訴訟氾濫。」
首席法官:若資金不足 法治與民主同受損
即將於十月退休的法官克蘭普頓表示,加拿大人應感到「安慰和滿意」,因為法院能提供公平及不偏不倚的審訊,並會「竭盡所能」及時作出裁決。但他同時發出警告:「如果法院得不到足夠資金,法治將會受損,繼而民主亦會受損。」
相關閱讀:
【移民政策】聯邦政府年減永居及臨時居民逾10萬人 臨時外勞、學生與配偶簽證影響最大
【人生停擺一年半】25名中國學生入稟聯邦法院 控IRCC拖延學簽審批涉歧視
(pexels資料圖)T1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