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点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739
最大页数: 774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2136, 7302077, 7302038, 7301343, 7301233, 7301211, 7301073, 7301192, 7301186, 7301176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5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4

【星岛民调结果】七擒七纵七释放?维护人权与保障人命怎权衡?

【星岛民调】美国夏洛特市最近发生骇人的轻铁命案,一名怀疑患精神病的有案底男子,在列车上割颈杀死一名20多岁的乌克兰裔女子(下图)。案发后,舆论质疑司法制度及精神健康服务不足,批评者包括疑犯母亲,她曾申请强制儿子精神治疗但被拒绝。美联社报道指,除非法院判定当事人具直接危险性,否则难以实施非自愿拘押。

在加拿大,同样发生了多宗疑涉精神健康或疑犯获释后犯案的杀人和伤人案,卑诗省多位市长上周更在会议上要求检讨保释制度,以及关注精神健康服务与治安恶化的问题。

加拿大星岛新闻网就此于 9月23至29日进行网上调查,收回了348份有效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1. 何者对这宗凶案有责任?(可选多项)

分别有大约七成读者认为案中疑凶(70%)和政府(69%)须为此宗命案负责,半数人(50%)认为法院同样责无旁贷。这显示民众并非纯粹怪罪疑凶,也将矛头指向制度层面。如果疑凶可能已失去自制能力,社会就只能端赖精神健全的法官和官员来把关约制,那不但为了保障公众安全,也是要免得精神病者因铸成大错而失去更多福祉。

人命攸关,民众不禁要问:悲剧是否可以避免?为何一名有案底和据称精神病纪录的人,能在完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自由行动?

2. 疑凶在案发时正被控一轻罪但获准释放是否恰当?

多达86%的意见认为案中疑凶被控轻罪仍获释是“不恰当”的做法,显示公众对法院的决定相当不满,正好和应了卑诗省多个市政府批评保释准则过于宽松的呼喊。

3. 有暴力罪行而因精神病获判不需负刑责者,应否无限期接受监管或住院?

有压倒性的92%民意认为,如有人因精神病而在暴力罪行中被判不需负上刑责,就应无限期接受监管或住院。

加拿大精神健康协会(Canadian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2010年全国民调也问过类似问题,结果有近91%受访者认同,因精神病而在暴力罪行中被判不需负刑责者,需无限期接受监管或住院。

4. 法例应否容许家人或医生强制精神病者接受治疗?

民众对这个问题的立场更为一面倒,有94%赞成家人或医生有权强制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

Campaign Research今年8月发表的民调显示,安省有三分二省民认为应该修改法例,让家人和医生可以为不肯自愿接受服务的病人得到精神健康和成瘾治疗。

民调结果反映公众普遍不满现行的自愿性治疗机制,要求改革。

积犯每4日做1案  市长商家忍无可忍

小众的人权与大众的人命,两者都必须获得保障,但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如何取得平衡,实在是发人深省和至关重要的议题。

今年7月初,卑诗省基隆拿一名男子在法庭被判勒颈和威吓罪成,控辩双方同意需等待“精神健康评估”报告,法庭没有将他收押等候判刑。被告在获准离庭后三个小时,涉嫌杀死了他的妻子,被警方拘捕(下图)。事件导致死者家属及支持者发起集会,抗议释放已被定罪的暴力罪犯。

相关新闻:前狱吏勒颈罪成仍获释 离庭3小时即涉杀妻 保释标准受质疑

卑诗省基隆拿、彭迪顿(Penticton)、维农(Vernon)和西基隆拿四市的市长,9月18日联名在《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发文,要求省府改革保释制度、增聘检察官,以及为“那些对自己和他人构成危险的人”提供“强制性的关怀护理”。

四位市长写道:“在2024年,基隆拿有15人要为警方1,335份案件档案负责,平均每人每四天就有一份新的案件档案,但他们总是几乎立刻就获得释放。”

左起:彭迪顿市长Julius Bloomfield、维农市长Victor Cumming、基隆拿市长Tom Dyas、西基隆拿市长Gord Milsom

市长们举出了一个实例:自2021年以来,一名疑犯涉及警方220多份档案。此人31次无视法庭命令(包括保释条件),32次缺席庭审,并在获释仅数天后再次做出袭击、威胁、盗窃和滋扰的行为。

卑诗省乔治王子城(Prince George)的华裔市长余星友(Simon Yu)要求省府“立即对保释制度进行改革”。该市一家酒厂最近被人纵火,疑犯是一名在四年来有19次出庭记录的男子,酒厂东主因为对当局解决治安问题失去信心,拒绝重建。

相关新闻:【警察拉人法官放人】卑诗城镇齐发声 港产市长:立即改革保释制度!

2023年9月,温哥华在举行“点亮华埠”(Light Up Chinatown)活动期间,一名男子涉嫌用凿刺伤三人。他过去曾有刺死自己女儿和用利器伤人的记录。在华埠伤人案发生当日,他获准在无需他人陪伴的情况下,离开精神病院外出一天。

相关新闻:华埠3人被刺伤案开审被告不认罪 录像显示案发前有人买凿

去年8月,卑诗省维多利亚华埠的海园酒家,早上开门前被人刑毁及试图盗窃(下图),警方其后逮捕了疑犯又将他释放,同一人在同日午饭时段回到酒家,燃放一枚烟雾弹。

法例要求警方克制  须考虑弱势社群

疑犯上午就逮中午获释,警方解释是根据联邦法例中所列明的“克制原则”来办事。有关法例要求警方在考虑了特定因素后须尽快释放被指控者,这些因素包括对方出庭的可能性、会否对公众安全构成即时危险,以及可会影响公众对刑事司法制度的信心。

相关新闻:贼人要蟹不要钱 一日两光顾华埠酒家 警方即捕即放惹争议

《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规定,所有人都享有自由和无罪推定的权利。警方更被要求在执法时,要考虑原住民或弱势社群的情况,以缓解“刑事司法制度对这些人造成的不成比例的影响”。

卑诗省那乃磨(Nanaimo)市长克罗格(Leonard Krog)上周向有180多个市镇及地区政府出席的卑诗城镇联盟(Union of B.C. Municipalities)大会说:“如果违反权利的意思是防止你杀死和伤害自己或别人,我会说这是一个合理的妥协。”

星岛民调:

【星岛民调结果】市民又爱又恨  测速相机旨在歛财还是避灾?

【星岛民调结果 】屋主自卫未必合法  但加拿大人话合情合理

【星岛民调结果】加国派兵援乌  是两胁插刀还是两面不讨好?

过往的【星岛民调结果】

V&T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Bell下月开拓加西市场  使用Telus网络推出家居互联网服务

【加国毒啤夺命】新西兰男子误饮“加拿大啤酒” 中毒身亡揭跨国走私网

主办世界杯严缺酒店房间 温哥华鼓励市民放租自宅

杜鲁多热吻Katy Perry 前妻Sophie发片谈“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