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市場糟!超市徵工數百人搶 其中不乏碩士高學歷高資歷者

【星島綜合報道】不久前,麥克勞克林 (Casey McLaughlin) 還是白馬市育空交通博物館的執行董事。但 9 月初,她卻發現自己必須與數百人一起在渥太華的招聘會上排隊,爭奪一家新開的 Food Basics 雜貨超市的工作。
CBC 報道,麥克勞克林說:「我願意當一個機構的主管,也願意去做超市的蔬菜工,因為我要養家糊口,但如今找工作真的很難。」
一年多前來到加拿大的伊傑 (Nafisa Ijie) 也參加了招聘會,儘管她擁有碩士學位,並在尼日利亞和英國擔任商業分析師。「找工作非常困難,尤其是在你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所以你只能從某個最基礎的地方開始。」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8 月失業率升至 7.1%,為 2016 年 5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不包括疫情期間)。
多倫多都市大學公共政策智庫The Dais的經濟研究經理Viet Vu表示,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加拿大人正在失去工作,但雇主也沒有創造太多新職位。「很多公司沒有裁員,但由於貿易不確定性,勞動力市場疲軟,很多公司不願投資擴張,不願創造新的職位。」
正因如此,像Food Basics招聘會這樣的活動已屬罕見,即使對於那些資歷過高、無法在雜貨店工作的人來說仍具有吸引力。
對年輕人來說,找工作更是雪上加霜。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學生失業率已達到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17歲的Hasan指著排隊投遞簡歷的求職者說:「你看到現在排的長隊了嗎?好長的隊啊。」「我看到很多人在排隊,所以我有點緊張。」另一位20歲的學生Ryan也很憂慮。
Vu表示,當雇主停止擴張時,入門職位往往最先被裁掉,這「對年輕人的傷害最大」。
加拿大的研究表明,尤其對年輕人而言,在疲軟的經濟環境下失業會對他們未來幾年的收入潛力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這種現像被稱為「工資疤痕」(wage scarring),已被廣泛研究。
Vu說:「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也面臨過比這高得多的青年失業率,現在還不是恐慌的時候,因為經濟低迷卻仍在正常運轉。」
Food Basics在給CBC的聲明中證實,渥太華的125個職位開放,已經收到了數百份申請。
麥克勞克林並不幸運,她說:「他們打來電話說,『不,你不是我們要找的人』但我說,『拜託,我倒垃圾也行,我不在乎,我得付賬單。』」
麥克勞克林說,她已經找工作 5 個月了,還要照顧雙胞胎,她正在考慮搬到加拿大西部去碰碰運氣。「你得放下自尊,很多過去的經驗要暫時放在一邊。」
Vu表示,失業後出現短暫的失業期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們通常認為,失業或換工作的人需要 3 到 6 個月才能找到下一個工作。如果時間超過這個數字,尤其是失業超過一年的人,我們就應該擔心了。」
圖:CBC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