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民专栏】马路上的歧视

【港人移加 624 / 佚民专栏】在加拿大有了接近三年的驾驶经验,总算渐渐明白以前在香港的一些马路的事,一方面有点庆幸自己在香港没有驾驶经验,没有在那么挤迫的环境下染上一些坏习惯;另一方面又有点质疑自己行驶在相对寛阔的加拿大马路上,会变相缺乏严厉的磨练,将来在比较拥挤的城市驾车时,不习惯之余甚至会成为众矢之的。
在社交媒体经常看见网民上载行车纪录器的影片,大部分是想一泄心头之愤,公审其他道路使用者。当然这类影片是很好用以借鉴的教材,让大家在马路上不要掉以轻心,但久而久之,也令我开始对某些品牌的车辆产生了一些刻板印象。以往在香港常常听闻“Teslun”之类的标签,现在在路上行走,每每遇到Tesla品牌的车子时,心里总会有点忐忑;看到BMW时,又会下意识认为那辆车会在不使用转向灯的情况下忽然转线。
但在加拿大的马路上,我才发现更危险的是北美比较常见的pickup truck车款,每次倒后镜出现这类车时,总是看到它紧紧地贴着我的车尾,十分进取。虽然我未曾尝试过驾驶那种车,但也可以想像到操控这类车时会比较困难,比起其他私家车而言,视野会较多限制。偏偏在路上遇到的pickup truck司机,大多数都显得目中无人、横行霸道,很常成为网络上群起而攻的目标。
既然无法改变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行为,就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其在某些车辆出现时才多加提防,倒不如随时都打醒十二分精神,pickup truck也好,电动车也好,自行车也好,一律当成潜在风险,那就没有歧视了。无论你是享受驾车的人,抑或只是想尽快到达目的地,说到尾,还不是要遵守相同的生存法则?
文:佚民

作者:佚民,救生艇 B舱乘客,艇泊安大略湖滨,武侠小说痴汉,闲来爱一人游公园,绝少参加多人游戏;上岸后,空气清新心情平和,两年重了40磅。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