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物】60年代家族改名換姓移民加拿大 雪美蓮耗時多年尋根 自傳紀錄片TIFF全球首映

【非常人物】一部香港和法國著名剪接師雪美蓮(Mary Stephen)的自傳紀錄片《PALIMPSEST: THE STORY OF A NAME》(隱蹟之書:重寫自我),入圍今屆多倫多國際影展(TIFF)並作全球首映,製作團隊跨越多個國家,包括法國、加拿大、香港及台灣。雪美蓮是著名的剪片師及導演,曾剪輯《盲山》、《歸途列車》等片。憑《明月幾時有》入圍金馬獎最佳剪輯,同時也執導了多部藝術短片。2017年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為奧斯卡學院會員。
這部以雪美蓮自己家庭故事為主題的紀錄片,原來已經構思了二十多年,「因為好多人問過我,為甚麼身為一個香港人又不是混血兒,會姓 『Stephen』的呢?我在想,自己在外國生活、打拼事業多年,如果我是叫『Mary Chan 』,而不是『 Mary Stephen』,在仕途上會否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Mary Stephen(雪美蓮)的自傳紀錄片《PALIMPSEST: THE STORY OF A NAME》在今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作全球首映。
第一代香港移民故事
雪美蓮在香港出生,家有五個兄弟姊妹,她排行第四。1968年正值香港社會動盪,便隨家人從香港移民加拿大。「當時情況不穩定,父母為了家人的未來生活,決定移民加拿大,那亦屬於香港第一波移民大潮。我離開的那一年16歲,先後在 Nova Scotia(諾華斯高沙省)和滿地可讀大學,主修傳播藝術(Communication Arts)。」
從學生時代起,雪美蓮對歐洲電影深感興趣,特別對「法國新浪潮」情有獨鍾。「以前在香港我有份參與投稿先後由羅卡和陸離編輯的《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接觸了很多歐洲電影。」因此,畢業後雪美蓮以交換生身份隻身遠赴巴黎,卻很快便輟學,「因為當時學校課程過於理論化,無法滿足我們實踐創作的渴望。我退學後,便與幾個同學一起開始拍戲。」後來,雪美蓮在當地結識了知名導演 Eric Rohmer,並獲邀當其剪接師助手,也成為她能合法長期居留法國的關鍵。「當年剪接師正是Jean-Luc Godard(尚盧·高達)經典之作《Breathless》(《斷了氣》)的剪接師,她對我很好,後來更成為好友。由那時開始,便奠定了我的電影人生。」
雖然雪美蓮在法國定居多年,但她依然視自己為100%香港人,也與加拿大有著深厚的連結。「每次回到去滿地可,感覺就是我的家。而且加拿大社會對於移民的一群十分包容,沒有分少數派系,與法國社會文化有明顯差異。」今次因為電影參與TIFF 而再次踏足多倫多,雪美蓮亦感慨多倫多的迅速變化。「以前多倫多形象麻麻地,到今天成為多元文化與包容的現代大都市。很多新移民加入,現在酒樓的點心比香港的更好吃呢!」

尋根之旅 解讀歷史之謎
雪美蓮解釋電影的名字《Palimpsest》,意思是將一些已記載的東西擦走再寫,象徵一種「重寫自我」的故事。
雪美蓮提到父母在1930年代身處動盪的中國時期將姓氏改為「Stephen」,多年來她一直嘗試解讀這段歷史之謎。「對於父母改姓的真正原因,我和我哥哥一直有好大疑問。父母在世時從未有透露太多,可能有其他人是知道真相的,但是他們都講得很含糊。那我便周圍去搵,去武漢、南京、廣州等地,但似乎每個家庭裡面都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因此,拍這部片就是想找出答案,獻給已過世的哥哥。」
創作過程從不簡單,因為這片的素材特別多,雪美蓮坦言這是她職業生涯中剪得最辛苦的一部,「我用了接近兩年時間才完成剪接工作。因為我爸爸以前用菲林拍下很多關於家庭的影片,用Bolex 攝影機(16mm、8mm)拍攝的有很多,橫跨1949年至1961年。難得還保存得那麼好,我就用兩年前在Toronto Reel Asian Film Festival(多倫多亞洲國際影展)得到 Fire Horse Award 的獎金將爸爸留下的菲林素材轉做電子版。我發現了一條影片是我自己BB階段剛剛開始行時在摸菲林,應該是一歲左右,真的很有趣!」

過往的文件與信件,都成為紀錄片《PALIMPSEST: THE STORY OF A NAME》的重要素材。

Mary Stephen 的父親 Henry Stephen 用Bolex攝影機拍下不少家庭影像。
雪美蓮表示,影片中所呈現的不單是對自己身份的探求,也是關於家族歷史與重塑的過程,她形容為「尋根之旅」。「答案或許不止一個,尋找到的答案也未必一定是最後真正的答案。這就有待觀眾自行思考與解讀這層層疊疊的歷史與記憶。其實有時亦不需要問太多,無論你的祖先是誰,都只是過去的一部分,前面的路卻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Mary Stephen 父母合影的舊照片。

照片中站在門前、身穿藍色大衣的女士是 Mary Stephen 的母親 Hilda Stephen。

Mary Stephen 兩年前於 Toronto Reel Asian Film Festival (多倫多亞洲國際影展) 得到獲得 Fire Horse Award。
「想做就做」人生智慧
加入電影圈以來,雪美蓮一直追求的是藝術片,從未有意走進商業電影圈。但她坦言,單靠拍藝術片難以「搵食」,「我以前在法國做過很多工作,當過《Vogue》時尚雜誌助理、UNESCO(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翻譯等,在現實生活中賺錢支持創作。」
在訪問的尾聲,雪美蓮亦不忘勉勵年輕人,「Storytelling(講故事)是最重要的,無論是AI或VR都不能取代人對故事的渴望。我不時在大學教學和舉辦工作坊,希望學生們勇於嘗試各類的故事形式,想做就做,找幾個朋友一齊拍,不必太計較,重點在於創作和自我表達!」

雪美蓮認為人對故事的渴望是AI所不能取替的。
記者:草步子
攝影:胡智豪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