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以軍一連兩日炸高樓逼加沙居民撤離 防長:地獄之門已開

以色列對加沙市的攻勢持續升級,繼周五摧毀一棟位於加沙市人口稠密地區的12層高樓後,周六又再炸掉區內一楝高樓,並警告未來將進一步轟炸多棟高層建築,引發當地民眾恐慌。以國防部長更聲言:「地獄之門正在開啟」。
被炸大樓管理方:為收容無家可歸平民設施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周五被擊中的穆什塔哈塔樓(Mushtaha Tower)位於加沙市西側,周邊遍佈臨時帳篷。以軍先發出撤離命令,稱該大樓屬「哈馬斯基礎設施」,涉嫌策劃針對以軍的行動,隨後發動空襲,先以警告式炸彈轟擊,再以F-16戰機重擊。大樓管理方否認大樓被哈馬斯使用,強調樓內僅收容無家可歸的平民。








以軍在汗尤尼斯劃定「人道區」供撤離
襲擊造成多名平民受傷,被送往希法醫院(Al-Shifa Hospital)救治。周遭帳篷區也受到衝擊,現場陷入混亂,顯示以軍進一步進軍加沙市核心。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軍方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正全力升級,直言「地獄之門已經開啟,直至哈馬斯接受以色列的結束戰爭條件,包括釋放所有人質與解除武裝」。
另外以軍指,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劃定「人道區」,要求加沙城居民撤離至當地。
加沙記者馬哈茂德(Hani Mahmoud)指出,以軍當晚又對一棟16層住宅大樓發出強制撤離令,該樓內有逾65個住宅單位及商舖。另一棟靠近加油站和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5層建築亦接獲撤離通知,居民只獲極短時間逃生。
軍事專家:炸高樓對民眾產生心理震懾
軍事分析員馬格尼爾(Elijah Magnier)指出,以軍選擇轟炸高樓,是為減少地面推進時的軍方傷亡,同時對加沙民眾產生心理震懾效果,「摧毀地標性建築,不單是軍事策略,更是製造震撼與恐懼的一種手段,令加沙平民陷入迷惘與無助。」
以軍發言人表示,目前已控制加沙市四成區域,包括齋圖恩(Zeitoun)及謝赫拉德萬(Sheikh Radwan)等地,並揚言未來幾天行動將持續擴大與加劇。周五一日內,以軍攻擊導致加沙境內最少51人死亡,當中包括7名兒童。
至周六(6日),《以色列時報》報道,以軍在向目標建築附近居民發布撤離通知後,在不足一個小時內炸毀加沙城Tel al-Hawa社區的一幢名為Sussi高層住宅大樓。以軍指哈馬斯成員在大樓內安裝監視設備,以追蹤以軍動向,又指他們在附近安置多枚爆炸裝置,並在附近設地下基礎設施,用於指揮恐怖活動。
半島電視台報道指,隨著加沙市局勢惡化,愈來愈多巴勒斯坦人被迫南遷,臨時帳篷遍佈札瓦伊達(az-Zawayda)、馬瓦西(al-Mawasi)、汗尤尼斯(Khan Younis)及迪爾巴拉赫(Deir el-Balah)等地。但聯合國與巴人官員警告,即使南遷亦無安全保障,所謂「人道區」早已成空談。
據統計,自去年10月戰爭爆發以來,加沙已有逾6萬4千人死亡,逾16萬人受傷。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造成1,139人死亡,另約200人被俘。
哈馬斯發布人質影片 以色列內部促重啟談判
另一方面,哈馬斯周五公布一段錄影,顯示兩名於去年10月音樂節被擄的以色列人質:吉爾博亞-達拉爾(Guy Gilboa-Dalal)與奧赫爾(Alon Ohel)。片中可見達拉爾坐在車後座,面容疲憊,聲稱被扣押於加沙市,對以軍空襲感到極度恐懼。影片亦短暫拍到奧赫爾現身。
目前仍有48名以色列人質下落未明,其中約20人被認為可能仍然在世。反對派領袖拉皮德(Yair Lapid)呼籲政府重啟談判,爭取換囚換和平協議。
以色列國內也出現越來越多要求停戰聲音,數以萬計民眾持續每周上街示威,要求政府以外交途徑促使人質獲釋。然而,七月談判破裂後,以方堅持哈馬斯需一次釋放所有人質並解除武裝,拒絕先釋放部分人質的過渡方案。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