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僅四分一育齡夫妻計劃生育 工聯會倡每年派育兒津貼至12歲

工聯會婦女事務委員會就生育與工作進行調查。研究顯示,僅四分一表示4年內考慮生育小孩。受訪者認為最大生育阻力依次是「住屋問題」、「撫養孩子的經濟負擔」及「撫養孩子的時間成本」。工聯會建議為12歲以下兒童的父母每年派不少於2500元的育兒津貼。
托育服務供應不足及時間錯配影響生育意願
是次調查收回315份46歲以下受訪者的有效問卷。工聯婦委主任程岸麗表示,調查顯示78.8%的受訪者將「住屋問題」視為影響生育決定的關鍵因素。其中59.2%表示住房條件會對生育決定產生「極大影響」。此外,分別有79.7%和77.8%的受訪者將養育子女帶來的經濟壓力與時間成本,列為阻礙生育的主要因素。程岸麗指,托育服務供應不足及「時間錯配」長期以來是令港人不敢生、生不起的主因,受訪者對目前社區托育服務滿意度以5分為滿分,調查顯示平均只有2.52分。
工聯婦委委員繆天慧補充,焦點小組訪談中有不少年輕夫婦表示,婚後因房屋問題而被迫分居。67.4%受訪者表示,夫妻雙方事業發展是生育抉擇的重要原因。





建議設產後彈性工作及推行6個月產後保障期
工聯婦委副主任洪美容指,在對鼓勵生育政策的有效度調查中,有高達72%受訪已育人士對「為0至12 歲家長每年提供持續育兒津貼」有效度的評分給予4分及以上,超過七成已育群體認可該政策。工聯婦委建議,為12歲以下兒童的父母每年派發不少於2500元的育兒津貼,以鼓勵生育。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不少女性獨自承擔生育養育重壓。逾三成受訪已育女性選擇成為全職家庭主婦或只作兼職工作,原因是已育女性難以平衡事業與家庭失衡的壓力。工聯婦委建議,設「產後彈性工作」措施,並推行6個月產後保障期,即僱主不得在女性生育後6個月將其解僱。
陸頌雄亦指,許多年輕夫妻希望在排到公屋後再生育,無奈輪候時間過長,住上公屋時已過最佳生育年齡,建議推出基層年輕夫婦過渡性宿舍。此外,他亦建議落實16周全薪產假及7日全薪侍產假。
記者、攝影:郭穎彤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