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5|调查:仅四分一受访育龄夫妻计划生育 工联会倡每年派育儿津贴至12岁

工联会妇女事务委员会就生育与工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四分一受访者表示4年内考虑生育小孩,受访者认为最大生育阻力依次是“住屋问题”、“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及“抚养孩子的时间成本”。工联会建议,为12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每年派不少于2500元的育儿津贴。
住屋问题、托育服务不足影响生育意愿
是次调查收回315份46岁以下受访者的有效问卷。工联妇委主任程岸丽表示,调查显示78.8%的受访者将“住屋问题”视为影响生育决定的关键因素,其中59.2%表示住房条件会对生育决定产生“极大影响”。分别有79.7%和77.8%的受访者将养育子女带来的经济压力与时间成本,列为阻碍生育的主要因素。
程岸丽指,托育服务供应不足及“时间错配”长期以来是令港人不敢生、生不起的主因,受访者对目前社区托育服务满意度以5分为满分,调查显示平均只有2.52分。工联妇委委员缪天慧补充,焦点小组访谈中有不少年轻夫妇表示,婚后因房屋问题而被迫分居。67.4%受访者表示,夫妻双方事业发展是生育抉择的重要原因。





建议设产后弹性工作及推行6个月产后保障期
工联妇委副主任洪美容指,在对鼓励生育政策的有效度调查中,高达72%受访已育人士对“为0至12 岁家长每年提供持续育儿津贴”有效度的评分给予4分及以上,超过七成已育群体认可该政策。工联妇委建议,为12岁以下儿童的父母每年派发不少于2500元的育儿津贴,以鼓励生育。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表示,不少女性独自承担生育养育重压。逾三成受访已育女性选择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或只作兼职工作,原因是已育女性难以平衡事业与家庭失衡的压力。工联妇委建议设“产后弹性工作”措施,并推行6个月产后保障期,即雇主不得在女性生育后6个月将其解雇。
陆颂雄又指,很多年轻夫妻希望在排到公屋后再生育,无奈轮候时间过长,住上公屋时已过最佳生育年龄,建议推出基层年轻夫妇过渡性宿舍。他亦建议落实16周全薪产假及7日全薪侍产假。
记者、摄影:郭颖彤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