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臨近退休卻無積蓄?專家教路三招 延遲領CPP可多42%收入

【星島綜合報道】加國不少五十歲以上人士,因通脹壓力及積蓄不足而憂慮退休生活。專家提醒,即使臨近退休,仍可透過一系列策略「補救」,其中延遲領取加拿大退休金計劃(CPP)及長者保障金(OAS),更可令每月退休金增加三至四成。
延遲領取CPP可多領42% 延遲領取OAS可多領36%
現時CPP最早可於60歲開始領取,但專家建議若身體狀況允許,延遲至70歲才申領,每月領取金額幾乎可翻倍。
多倫多都會大學全國老齡化研究所主任Bonnie-Jeanne MacDonald指,「推遲領取加拿大退休金計劃,對每個人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因為它是唯一一個任何人都可獲得的退休金計劃,它會隨著通貨膨脹而增加,並會持續到你去世,所以你不會有資金耗盡的問題。」
惟研究顯示,當前90%人士選擇於65歲領取CPP,而非延遲到70歲時才領。
專家MacDonald指出,今年四月數據顯示,65歲人士平均領取CPP為每月844.53元,而如延至70歲才領取,則每月可額外增加0.7%最高可增多42%金額,整體收入或可比60歲時領取多達10萬元。
長者保障金(OAS)亦可延遲至70歲才領取。當前從65歲至74歲人士可領取OAS,平均每月734.95 元,但如果延遲領取,則每月可額外增加0.6%,五年後最高可增多36%金額。
此外,65歲或以上的低收入人士還有保障收入補助金 (GIS)可領取。 針對單身、喪偶或離婚人士,補助金額不超過22,272 加幣;針對有配偶或同居伴侶且領取全額長者保障金(OAS)的人士,補助金額不超過 29,424元。 GIS 的每月最高領取金額為 1,097.75 加幣。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您符合 GIS 的領取資格,建議您在 65 歲時申請,否則如果您選擇延遲領取長者保障金(OAS),便無法領取保障收入補助金 (GIS)。
當然,如果感到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專家便建議於60歲或65歲時開始領取加拿大退休金計劃(CPP)和長者保障金(OAS), 「如果你需要錢,當然越早領取越明智」。

優先清還債務 靈活運用RRSP及TFSA
會計師兼退休理財顧問David Trahair則強調,臨近退休人士首要目標是清還債務,尤其信用卡債。他又指「退休時需有退休前七成收入才獲保障」的傳統說法未必準確,個人更應根據自身消費模式制定預算,再對比退休後支出,計算所需入息,務求務實貼身。
數據顯示,2025年首季全國已有逾140萬人錯過還款,相當於每22人就有1人出現違約。Trahair建議,應先追蹤一個月開支,逐項分類,找出「大額流失」,並調整消費習慣。對於有能力買房的人,他建議在退休前盡量還清房貸,這不僅能減少利率上升帶來的壓力,也能在退休後獲得更穩定的財務基礎。
Trahair更建議,中高收入人士可善用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透過高稅率退稅及退休後低稅率提取,達致稅務效益。
他說,RRSP 是「對於處於適當稅務級別的人士而言,可謂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中等收入或高收入者(8 萬至 10 萬年薪或以上)將可獲得高稅率的 RRSP 供款退稅。而當退休不再有收入之後,提取這筆錢時,便可以以很低的稅率提取。
低收入人士則可選擇免稅儲蓄戶口(TFSA)。54歲的多倫多居民Stepak之前15年一直是自由工作者和諮詢師,她定期往自己的TFSA帳戶裡存錢——對於低稅率人群來說,TFSA帳戶是一個不錯的儲蓄工具,因為存入和提款都無需繳稅。而最近三年她開始任職一家NGO的策略分析師,公司提供高達她薪水4%的RRSP配對供款,這極大提高她儲蓄的動力。因此若公司提供RRSP配對,便能助員工加快累積退休金。
考慮GIC保本增值 又或延長工作時間
除RRSP及TFSA外,專家Trahair更建議部分人士可考慮保本型的「定期存款證」(GIC),雖然回報率不及股票,但可鎖定每年約4%穩定收益,避免市場風險。
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國人預期65歲後仍需繼續工作,以維持收入或社交需要。54歲居民Stepak過去多年缺乏儲蓄,如今決定延遲五年退休,並打算透過全職工作、善用RRSP與TFSA,逐步建立可持續的退休計劃。她坦言:「我或許不如那些二、三十歲便開始規劃退休的人,但起碼現在做,總比我什麼都不做好。我不再感到絕望。」
(圖Pexels)T1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