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申诉王|AI实时监测系统打击屋邨违泊 居民:违泊车主无得抵赖
公共屋邨违例泊车时有发生,有自私司机甚至将车辆停泊在屋邨主要通道上,影响居民出入,更可能阻碍紧急车辆通行。为应对屋邨管理挑战,房屋署最近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车辆违泊监察系统,提升道路畅通度和安全性; 同时亦使用无人机协助检测大厦外墙及升降机槽,加强日常屋邨维修保养效能,将传统管理模式升级至“智能驱动、即时应变”新面貌。
《星岛申诉王》记者早前到屋邨实地视察,以了解有关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成效。
AI实时监测 高效打击屋邨违泊
房屋署为打击违例泊车,持续优化监察系统以加强执管,除了使用原有的流动摄像机录影监察外,亦引入创新的“人工智能车辆违泊监察系统”。这套系统能实时监控多架违泊车辆,一旦发现违泊,系统会即时通知前线职员即时采取规管行动,包括驱赶、警告甚至锁车,对违泊司机起阻吓作用。








监察系统透过流动高清数码摄像机分析实时影像,自动追踪停泊车辆并计算其停留时间。当车辆停泊超过监察系统的默认时间,监察画面会亮起红色警示,并即时通知前线职员跟进。跟以往依赖人手翻查录影片段相比,新系统有效提升调查效率,亦可减少职员与违泊司机的争拗。
引入监察系统后,对违泊司机起一定阻吓作用,一旦被锁车,罚款额为320元。有公屋居民表示,实施“人工智能违泊车辆监察系统”后,前线职员能迅速驱赶违泊车辆,邨内违泊情况大有改善。
无人机+AI技术 革新检测模式
除了利用科技保持道路畅通,房屋署更将科技应用延伸至高空。搭载长焦距镜头及红外线检测器的小型无人机,正优化传统大厦外墙检测方式。小型无人机能够在高空不同角度勘察,拍摄外墙及进行温度传感。工作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无人机拍摄所得的相片及影片,协助找出外墙裂缝等问题,以便决定屋邨维修工程安排的优先次序。相比传统检测方式,包括目测、利用望远镜观察及相机记录,成效较显著,不但缩短勘察外墙的时间,亦减低工程人员高空工作的风险。记者到屋邨实测,在大厦外墙贴出模拟裂纹,无人机可迅速搜寻到裂纹位置,展现其高效性能。
每次出动无人机检测前,屋邨职员会事前发出通告提醒住户,系统更会自动模糊人像,以保障住户私隐。
小型无人机不但能应用于室外,亦能飞入升降机槽进行检查。无人机具备即时空间环境扫描功能,通过光学雷达定位,即使在卫星导航系统未能覆蓋的地方也可以灵活运作。因应室内部分空间较昏暗,无人机配备前灯,让它可以拍摄到影像。工程人员无须亲身进入升降机槽,也能掌握内部状况,较以往需搭建工作台更为省时,亦可缩短升降机暂停服务时间,减低对居民的影响。
房屋署屋宇保养测量师曾景辉表示,小型无人机能近距离观察大厦外墙及排水渠管。房屋署每年都会为公共屋邨外墙进行系统性检查,利用无人机勘察及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就可以更准确评估外墙的状况,并提高日常维修保养效率。当发现大厦外墙混凝土有潜在问题时,无人机亦会应召出动执行紧急检测及风险评估。他又指,无人机可进入昏暗封闭环境,拍摄影像,以快速筛选大厦有缺陷的地方,让工程人员跟进,成效既显著又省时,同时保障工人安全。
透过智慧化转型,屋邨管理服务质素和效率进一步提升,为居民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监察系统助搜证 居民:违泊车主无法抵赖
对于房署引入人工智能打击违例泊车及无人机加强维修保养效能,居民都大赞有用。
公屋居民李小姐表示,以前邨内违泊情况严重,尤其在农历新年期间,因为很多人拜年关系,导致屋邨泊满车,阻碍其他车辆出入。她曾见过有长者要乘搭的士,惟邨口泊满车,长者要行五分钟才能乘搭的士,但自实施“人工智能车辆违泊监察系统”后,情况大有改善,现时保安员可以很快到场,催促违泊车主尽快离开。
另一居民李先生认为,AI违泊监察系统可以帮助搜证,令违泊车主无法抵赖。
居民Na Na表示,利用无人机协助检查外墙,会较易察觉大厦外墙的裂痕或异常情况,而整个过程亦相对安全,对工人工作流程更有保障。亦有同邨居民指,利用无人机检查可缩短维修升降机的时间,减少居民的不便。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