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fest」台灣節登場 濃濃台味瀰漫溫哥華

【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勞動節長周末一連3天,溫哥華美術館前和Granville街區立著巨大的「TAIWANfest」「Let Taiwan Be Taiwan」的招牌,歡迎所有人參與一年一度的台灣節活動。
今年加拿大「台灣文化節」正式更名為「台灣節」,不僅與原有英文名稱「TAIWANfest」呼應,也象徵一次重新定位。
周六的開幕式上,主辦者吳權益表示:「加拿大早在70年代開始就重視多元文化政策,目的是希望讓移民者都能保留原來的語言和文化,但實際情況是,許多移民二代、三代都失去了語言的聯繫,只剩下食物和服裝是文化的表徵。「TAIWANfest」就是要幫助大家梳理歷史、故事和連結,讓文化有深度,不只是擺攤叫賣,也不只是談過去,更重要的是未來。」

自2016年起,台灣節每年選定一個國家展開對話,透過台灣、加拿大與對話國的三方視角,策劃具啟發性的節目,今年的對話國是葡萄牙。
吳權益稱:「台灣和葡萄牙都曾經抱獨裁者長期統治,一度失去了自身文化的連結,一如加拿大的原住民一樣,因此我們透過一系列節目,讓觀者認識台灣、葡萄牙和加拿大的異同之處,珍惜彼此現在所擁有的美好。」

聯邦國會議員關慧貞和區澤光是「TAIWANfest」的常客,幾乎從未缺席這項年度文化盛事。
關慧貞讚揚台灣的民主自由和豐富文化,「我發現台灣對原住民族群非常重視,這也是加拿大正努力的方向。同時加拿大台灣社區持續貢獻社會令人感佩。」

區澤光則說,台灣節從不同視角來描繪台灣歷史和故事。「不僅是從大中華或中原的角度來解讀台灣,而是宏觀地敘述台灣與世界的關係,例如這幾年陸續說了荷蘭、西班牙和葡萄牙,非常具有啟發性。」
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說,今年台灣節的藝術方針是「海洋的回聲」,包括了藝術展、講座、音樂會、藝術市集等,體現了台灣的豐富性。「很多活動值得推薦,例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以藍染連結土地、文化與社區,邀大家捲袖參與藍染工藝體驗;還有『可以不中華嗎?』展覽,探索台灣如何透過棒球這項全民運動,映照全球認同政治,聚焦原住民運動員的故事與『中華台北』標籤背後的權力拉扯。」

加拿大香港人也在台灣節的活動街頭擺設「香港屋」(Hong Kong House,下圖)攤位,向民眾陳述香港歷史故事,也凝聚港人情感。

除了藝術和市集外,音樂當然是「TAIWANfest」的重要元素。
今年的「拉力台灣」,是透過『農村武裝青年』、『粹垢』和『一好・屴夯』這3組音樂人,代表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唱出純粹的台灣心聲。
還有許多台裔音樂人在加拿大嶄露頭角,包括來自多倫多的守維Chynna Lewis曾為紅髮艾德配唱;來自溫哥華的樂凡Van Lefan獲得音樂節策展人關注。
多倫多爵士歌手鄭寶欣Jacq Teh與台灣饒舌新星芮鯊RapShark跨國合作,她們融合嘻哈、爵士和R&B,致敬鄧麗君與生命中重要的女性榜樣。
還有一場「聲之所繫」音樂會,是葡萄牙吉他與台灣月琴一場跨文化的演出與對談,以葡萄牙的法朵吉他與台灣的月琴為主題。透過音樂,音樂家們回應對鄉愁、離散與家的渴望。

年輕一代的周禹希非常喜歡「TAIWANfest」,她說自己在台灣土生土長,成年後才移民加拿大,但是「透過台灣節我學到更多有關台灣的知識,因為他們會去挖一些你在台灣根本不會看到的點。」
更多節目,請參閱台灣節官網:https://vancouvertaiwanfest.ca/?lang=zh-hant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