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關稅觀察】特朗普「重錘」半導體?贏家、風險與未知數

本文資料由客戶提供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揚言,最快兩周內對半導體產品加徵新關稅,稅率或高達200%至300%。然而一周已過,細節仍未落地,令美股半導體板塊持續籠罩在不確定性陰霾之下。

政策對比:補貼 vs 關稅

  • 拜登路線:透過《CHIPS法案》提供補貼,鼓勵「美國製造」。
  • 特朗普路線:以高關稅懲罰海外生產,迫使晶片廠回流。

兩者目標一致——強化美國在晶片製程中相對落後的中游環節,但手段截然不同。

關鍵問題:誰來買單?

美國海關一般按「原產地」課稅,而非公司國籍。換言之,美國公司在海外生產的晶片,進口時仍可能被徵稅,除非出現公司層級的特別豁免。

  • 原產地規則:前段晶圓製造(wafer fab)通常決定原產地;後段封裝(CoWoS/2.5D/3D)很少改變。
    • 在美國生產晶圓 + 海外封裝 → 仍算美國產。
    • 海外生產晶圓 + 美國封裝 → 仍算外國產。
  • 9802條款處理:若被允許,美國製造的晶圓送到海外加工,回流後只對外加值部分徵稅;若不允許,成本衝擊更大。

豁免焦點

  1. 美國企業的海外晶圓廠(如英特爾在愛爾蘭/以色列,Micron在日本)→ 按產品層級規則,進口回美可能被課稅,除非獲特別豁免。
  2. 外國企業在美投資建廠(TSMC亞利桑那、三星德州)→ 美國境內產能自然豁免;但其台、韓、日產能是否受惠,仍視乎政策設計。

長遠影響

  • 供應鏈安全:推動「美國市場用美國供應」。
  • 產能布局:加速前段製程及先進封裝的美國本土化。
  • 全球分裂:供應鏈逐步「美國供應給美國、中國供應給中國」。
  • 價格與需求:BOM成本上升,短期或刺激拉貨潮,中期可能壓抑需求。

潛在贏家與輸家

  • 短期壓力:依賴美國市場、但缺乏美國產能的非美廠商(UMC、STM、NXP、Infineon)將首當其衝。
  • 相對受惠:
    • 有美國產線者:台積電亞利桑那廠、GlobalFoundries、Amkor亞利桑那封測廠、TI德州Sherman廠。
    • 積極投資者:Tower半導體在美已有兩座200mm晶圓廠,並計劃斥資3億美元擴充與英特爾合作的美國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在2025年第二季已首次在財報中披露亞利桑那子公司錄得正面投資收益,顯示該廠區正逐步進入營運。

投資者需關注三大觀察點

  1. 最終政策文本:涵蓋範圍、稅率、豁免方式(公司 vs 產品/原產地)、9802條款處理。
  2. 「美國製造」的定義:是否要求前段製造與後段封裝均須在美國境內?
  3. 客戶調單速度:NVIDIA、蘋果、AMD、高通等大客戶如何調整訂單,將決定實際影響。

在細節落地前,投資者應將關稅風險視為「進口與原產地」導向。真正的贏家,不是喊得最響的公司,而是能最快確保「豁免產能」的廠商。

以上內容由Moomoo Technology Inc提供。

關於 moomoo

moomoo 是一個全球投資平台,致力於為投資者提供專業易用的交易工具、市場數據與投資洞見。平台功能包括技術分析圖表、二級市場深度數據及豐富的教育資源,協助用戶作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moomoo 投資平台全球有2500名投資者,並建立了龐大的個互動社群,讓投資者交流投資經驗及意見,共同成長。

moomoo 由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富途控股創立,業務遍及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和馬來西亞,更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全球合作夥伴。平台屢獲國際獎項肯定,是全球投資者值得信賴的夥伴。

在加拿大,moomoo 軟件中的證券服務由 moomoo 證券(加拿大)有限公司(Moomoo Financial Canada Inc., 簡稱 MFCI)提供。MFCI 為加拿大投資行業監管組織(CIRO)監管的訂單執行券商(OEO),亦是加拿大投資者保護基金(CIPF)成員。

以上內容由Moomoo Technology Inc提供,moomoo軟件是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的線上交易平台。

所有投資都涉及風險,包括可能的本金損失。過往的證券、市場或金融產品的表現並不保證未來的結果。

*本文資料由客戶提供,不代表《星島網》立場,僅供讀者參考。內容不應視為買賣證券、期貨或其他投資產品的建議或招攬,所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歷史數據不應作為判斷未來走勢的依據。投資涉及風險,請審慎理財。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