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矮|山东静山仅0.6米获文物认证 网友:一脚就能跨过

一只脚就能跨过一座山?近日,山东寿光当地“全国最矮的山”火了,这座“山”在当地被称为“静山”,东西长仅1.24米,南北最宽处0.7米,北高南低,最高处距地表0.6米,最低处仅0.1米。不少网友认为它根本只是一块石头,笑称“一只脚就能跨过去”,不解为何能被称为“山”。寿光官方表示,静山早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拥有悠久的历史记载与特殊文化意义。对于静山是否真为“山体”,学术界看法不一。
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都市快报》报道,寿光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王先生称,“静山”位于孙家集街道一个田地之间。1983年9月17日,寿光市人民政府通过文件公布为寿光市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新闻:山寨富士山 | 河北“喷漆泥头”入场套票¥98 住宅包围定时喷烟





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按照当时文物认定标准,没有将静山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王先生表示,虽然该审查认为静山不太适合作为文物,但当地仍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对静山进行保护管理,竖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碑,安排了专职队伍专门进行日常巡查,完善了保护档案等等。
当地对于“静山”的保护制定了三项措施:不准对静山进行深挖;不准在静山附近搞建设;防止个别人砸山取石。
当地记载与坊间传闻
“静山”到底是不是山?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当地的记载。王先生称,根据1935年的《寿光县志》首次记载:县城西南8公里孙家集与马家庄之间,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静山。这个描述本身并未明确说这是一座山,仅称其为山石。
而《寿光县志》(1992版)有载:说静山“地表以下逐渐扩展庞大,莫测其深”,称寿光境内本无山陵,于百里坦荡平野中,一山巅微露头角兀然而立,故能吸引游人前往探奇。
寿光当地称,清末将县境划为15个区,内有以静山命名的“静山区”,不过“静山”之名称当在此之前。山以高大险峻著名者多,而以小巧玲珑见称者少;以大为“最”者世间固多,而以小为“最”者鲜有所闻。静山之被列为重点文物得以保护其意义或即在此。
另一种说法来源于坊间的传闻。据说静山本是很久以前孙家集村一大户花园中的一块石头,明洪武年间 ,战乱不止,村址搬迁,因此山石太大无法搬动,所以就一直留在原地。
上世纪30年代,曾有好事者对静山是山的说法有怀疑,于是就沿此山挖了下去。结果呢,三四米深处就找不到山根了。
此事传出后,惹恼了孙家集当地的几个乡绅,他们扬言要上告,理由是有损寿光县容,破坏孙家集风水。结果是大家一起商定,传出此山无底的厥词,随之此次挖山寻根的风波宣告结束。
此后,仍有人怀疑此山非山,于是就在静山东边两米处挖一水井,浇地多年而不见山根,这进一步增加了大家对静山是山的怀疑。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地质队曾经在静山东南、西北两面分别钻地探矿打井,资料表明这里的土层深达六七百米,令人更加猜测这座“石柱”是否其实深埋地下。
相关新闻:珠海屋苑停车场藏清末巡抚纪念亭 文物部门:原址保护不可移动文物
当地研究者:是山的可能性很小
寿光市博物馆前馆长贾效孔认为,静山可能是南北朝时期贾氏家族的地界石或观赏石,而非自然形成的山体。这一说法得到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产业教授、淄博市齐民要术研究会会长赵焘认同,“因为《齐民要术》就是北魏贾家研究的,而他的墓就在现在静山附近,所以我从2005年至今多次到静山去考察。”
“寿光这个地区是平原,没有山,突然出现一个小山,本身就很突兀,而且按照现在的勘探技术,其实很容易知道到底是不是山。”
赵焘说,为何不对静山是否是一座山进行勘探,是因当地政府考虑到静山多年来的文化赋能。
“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坊间说法很多,主要说是一块石头,取名为静山,于是很多人都以为是一座山,而寿光本身没有山,时间久了,自然当地人对于山的感情而言,愿意觉得这就是山,给人们留下了美好回忆和向往。”
当地文化部门王先生也认为,从他个人角度而言,“静山”不一定是山,或者说就不是山。“我看过很多资料,山并不是孤零零存在的,要有根脉,而我们这边几乎没有山;第二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文物局认定是文物单位到现在,从来没有对‘静山’进行过地质勘探或考古勘探。从这两点来说,我觉得静山是山的可能性很小。”
专家:山体堆在地下的不一定是山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专业从事环境地理学研究的吕建树博士此前受访时说,凭借大部分山体堆在地下,就认为它是山,这种判断不严谨,地下隐伏的基岩在地面出露的情况很多,而它们都不是山。
在学术上,严格定义的“山”按高度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认为“高山”指山岳主峰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对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对高度在150米至350米。
相关新闻:100吨武则天无字碑被“加顶”惹非议 网民:研究给泰山加个盖?
如主峰相对高度低于150米,就难于形成山岳景观,只能称为“丘陵岗地”。同时,自上而下,一般的山可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三部分;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山、侵蚀山和堆积山。
吕建树并没有实地考察过此“山”。根据图片,他做出了该石块“像石灰岩”的判断。他同时认为,寿光南部是大范围的鲁中石灰岩山地,出现这种岩石是可能的。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