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夏天常肚泻?这元凶恶菌年杀数十万人 医生揭在家做错6件事恐中招|附预防贴士
夏天为何容易出现食物中毒或肠胃炎?有医生指,夏天容易滋生2类恶菌,其中一种“头号恶菌”每年更夺命数十万。要预防夏天期间食物中毒,医生提醒要留意家居中6个中毒危机。
夏天常肚泻食物中毒?在家做错6件事恐中招
重症科医生黄轩近日在个人网志分享了夏日易肚痛/肚泻的迷思,好多人以为食物中毒一定是上吐下泻、状况紧急,黄医生解释其实大多“食物中毒”都以轻微腹泻的形式出现,患者跑好几转厕所,却又感觉没有大碍。有研究指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锋期,原因在于温度与湿度:
为何夏天容易食物中毒?
- 大多数食源性细菌在32.2℃到43.3℃内,繁殖速度达到巅峰。气温越高,增殖得越快。
- 高湿度为细菌提供在食物表面滋生的理想条件。
黄医生指,食物中毒的元凶是“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
- 沙门氏菌在35℃-37℃之间、繁殖速度最快;每年在全球造成数千万例胃肠炎,甚至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 大肠杆菌会污染食物或水。大肠杆菌在37℃、营养充足的条件下,20分钟能翻倍繁殖;1小时后,细菌数量可能变成原来的8倍,不容小觑。
6个食物中毒家居危机
黄医生指,令人惊讶的是,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的场所是“家居”内;事关有不少家庭习惯将饭菜放在餐桌上,用罩子盖住。其实,根据美国FDA指引,食物在室温下不应放置超过2小时,若气温高于32℃、则应缩短至1小时,否则不建议再食用。黄医生更指出了家中6个中伏危机:
食物中毒危机|1. 酱料乱放
蠔油、酱油等调味料放在炉边,高温环境会加速细菌繁殖。
食物中毒危机|2. 干货泡发过久
木耳、腐竹等干货一泡就是一整日,为细菌提供充足的繁殖时间。
食物中毒危机|3. 剩饭长时间保温
煮好的饭长时间放在电饭煲内保温,或未及时放入雪柜冷藏。
食物中毒危机|4. 生熟用具不分
砧板和刀具未分开使用,导致生食中的细菌交叉污染到熟食。
食物中毒危机|5. 常温解冻
将肉类放在室温下解冻,细菌会在解冻过程中迅速繁殖。
食物中毒危机|6. 发霉照吃
水果只切走发霉部分,其余继续食用,但霉菌毒素可能已渗透到整个水果。
食物没变坏+没异味≠没问题
吃过的食物没变坏、闻起来没异味,也不等于安全可吃?黄医生解释,即使食物经过加热,细菌被杀死,但所产生的耐高温毒素却仍然存在,一吃下肚,同样会引起食物中毒。天气炎热时,大多人都会选择喝冻饮或吃生冷食物,如生果、凉拌菜、沙律等,因为冷藏温度不足或制作过程不卫生,同时未有加热,令腹泻风险大大增加。黄医生提醒,切好的水果要在5℃下的低温环境保存,以免细菌迅速繁殖。
预防夏日腹泻的5个关键
黄医生指,潜藏的腹泻危机却不容忽视,想肠胃在夏日也能保持“稳如泰山”,必试以下5招:
预防腹泻|1. 剩菜剩饭立刻冷藏
无论是家里的剩菜,还是外带回来的饭菜,吃不完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放入雪柜内冷藏,尽量不要在室温下停留超过1小时。
预防腹泻|2. 加热要“热透”
重新加热饭菜时,务必确保彻底加热,并多加翻动,让食物中心温度达到足够杀菌的程度。
预防腹泻|3. 冻饮/生冷食物慎选
选择信誉良好、有合格资质的商家购买冻饮/生冷食物。如果近期肠胃较敏感或频繁腹泻,建议暂时避免吃。
预防腹泻|4. 选“原形”水果
尽量购买完整的原形水果,避免购买切好的果切拼盘,因为切开的水果表面更容易受到细菌污染。
预防腹泻|5. 解冻泡发小贴士
需要解冻的肉类或泡发的干货,建议提前放入雪柜内进行缓慢解冻或泡发,避免在室温下操作。
资料来源:重症科医生黄轩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