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搔癢症?這是怎麼一回事?如何解決?
【星島綜合報道】不少人喜歡在夏季到波光粼粼的湖泊中暢游,感受清涼感。但游泳之後,很可能會發現皮膚上會發癢的紅色腫塊。這種情況俗稱為「游泳者搔癢症」(swimmer's itch),有些人稱之為「鴨子搔癢症」(duck itch),總之,搔癢令人不舒服。
它到底是什麼?
CBC 報道,北卑詩大學的動物學家胡貝爾 (Dezene Huber) 表示,這種搔癢是由寄生扁蟲引起的。
他說:「它真的很小,用肉眼你真的無法看得很清楚。」
胡貝爾說,這種蠕蟲最初是水中的卵,孵化後,小幼蟲利用身體兩側的小毛髮游動尋找蝸牛。一旦它們進入蝸牛體內,就會進行「大量」無性繁殖。
從那裡,新的幼蟲離開蝸牛,去尋找更大的東西——任何種類的水鳥,但通常是鴨子。
一旦它們發現鴨子,它們就會鑽進鴨子的腳裡,進入鴨子的循環系統,然後進入鴨子的腸道。它們在那裡產卵,然後當鴨子排便時,卵會被放回水中。
胡貝爾說,人類沒有參與該生命周期的系統。但人類和鴨子一樣,在水中是溫暖的,所以有時候,這些小寄生蟲會把人誤認為鴨子。「它們確實很適合在鴨子體內生存,但不太適合在人體內生存,所以一旦它們鑽進人的皮膚,就會死在人的皮膚下面,從而引起過敏反應。這基本上是寄生蟲在相當複雜的生命周期中犯的錯誤。」
他說,身上出現的那些發癢的紅色腫塊是一種免疫反應,因為你的身體在排斥試圖進入你體內的寄生蟲。
雖然這些寄生蟲不會對人類造成長期傷害,但搔癢會讓人非常不舒服,抓撓這些腫塊可能會導致疼痛甚至感染。
如何預防處理?
卑詩省註冊藥劑師皮帕利亞 (Ankur Pipaliya) 表示,避免搔癢的最佳方法是避免在已知容易出現游泳搔癢症的區域游泳。
但是,如果你這樣做了,請在出水後立即用毛巾擦乾或淋浴。
皮帕利亞說,淋浴應該要用冷水,然後塗上保濕霜。「皮膚乾燥會引發過敏反應,所以如果你的皮膚濕潤,就能幫助你避免任何刺激。」
如果為時已晚,而且已經因為在湖中游泳而出現了紅色、發癢的腫塊,皮帕利亞說,他通常建議使用溫和的皮質類固醇藥膏來減輕不適,同時進行冷水淋浴和對腫塊進行冷敷。
他說,瀉鹽和小蘇打也有幫助,還有苯海拉明等非處方過敏藥物。
爐甘石洗劑 (calamine lotion) 和膠體燕麥浴 (colloidal oatmeal baths) 對緩解游泳搔癢症也有幫助。
省衛生當局表示,症狀可能在感染後 12 小時內出現,並可持續 2 天到 2 星期。如果因為無法停止抓癢而感染,請立即就醫。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