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时加国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5%8a%a0%e5%9c%8b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时新闻 - 3个月以内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811
最大页数: 282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4035, 7324034, 7324028, 7324004, 7323999, 7323990, 7323956, 7323817, 7323924, 7323936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6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6

【投资专栏-跟枫走017】美市进入新一季业绩期 现水平需注意权重表现

【投资专栏-跟枫走017】目前美国三大指数,已经在历史高位徘徊。其实股债的情况在2024年底,已经对于后市有一些启示。虽然四月份有关关税的问题看似暂告一段落。但投资者亦都需要注意,在看似一切回复正常之时,也要注意背后市场有没有失衡的地方。

从2000年到2024年间,全球债务大约在 $80 兆美元左右。直至2024年:全球债务达到 $313 兆美元。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特别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及2020年疫情期间,债务明显加速增长,这个数据显示各国政府、企业与家庭整体债务持续攀升,反映出全球经济对于杠杆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话虽如此,1992年到2024年间,全球债券(Global debt securities)市值的演变,到2024年全球债券总市值已达 $130 兆美元。总债市长期稳定增长,尤其是在2008年后的量化宽松时期增速明显。反映出债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仍然是资金避险与筹资的重要工具。

而1990年代至2024年间,全球股票市值(Global equity securities outstanding)的变化,至2024年全球股票总市值达 $125 兆美元。股票总市值波动明显,例如2008年与2020年曾出现大幅回落,反映出市场受经济冲击的敏感性。近年随着科技与AI等创新产业兴起,股票市值再创新高,显示股市资产规模快速扩张。

综合来说,债务总额明显高于股票与债券市值总和,反映出杠杆水平高、经济潜在风险升温,也可能影响未来的利率政策与金融市场稳定性。

目前截至 2025 年中,美国的债息(主要是指美国国债殖利率 -Yield Rate)虽然已从2022~2023年的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中回落一些,但尚未完全回复到“历史正常水平”。虽然美国债息已从极端宽松政策回归至较中性的水准,但仍受制于通胀、债务与货币政策预期的复杂交互作用。若要称为“完全正常化”,需满足通胀稳定在2%左右,殖利率曲线恢复正常正斜率,以及实质利率接近中性区间。

目前经济变量仍多。通胀虽降温,但仍高于联准会2%的目标。核心服务类通胀仍具黏性。实质利率高企。以目前实质利率(名目利率 - 通胀)来看,美国实质利率接近2%,仍属偏高,可能抑制消费与投资。美国政府债务压力增大。目前美国政府债务总额超过34兆美元,利息支出在2025财年将成为联邦最大支出项之一,这将对利率形成上行压力。殖利率曲线仍有扭曲:虽然倒挂幅度缩窄,但仍未全面恢复正常斜率(即短债殖利率应低于长债)。

尽管美国处于高利率 + 高债务 + 通胀未完全解除的环境下,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仍屡创新高,有几项因素支持。

首先AI与科技龙头的超强盈利与估值扩张,NVIDIA、Apple、Microsoft、Amazon、Meta、Google、Tesla等科技巨头市值庞大,占指数比重极高,单靠它们股价上升,就能拉动整体指数。AI热潮带动 生产力革命预期,投资者愿意给予这些公司更高估值。

市场还在预期联准会即将降息,虽然利率仍高,但市场预期联准会在 2025 年内将开始逐步降息,提前反映政策宽松。降息预期会压低未来的贴现率,提升科技股与高成长股的估值。

另一方面。资金始终无处可去,美股仍是最强资产。债券价格波动、现金利率有限、全球资金寻求高回报,美股尤其是大型权值股仍是避风港。美国企业获利仍强劲,资金集中于 EPS 稳定成长企业。尤其是主权基金、退休基金、ETF、AI主题基金,大量配置于标普500科技权值股。

在今年第二季,企业回购与获利增长支撑,大型企业透过回购自家股票(如Apple、Meta、Google),进一步推升EPS与股价。美国企业仍有高现金流,即使高利率环境下,也有能力提高股东报酬。

相对中国、欧洲等其他地区经济放缓,美国经济与企业表现显得“相对强劲”。全球每次资金回流美国市场,便形成“美国资产溢价”。

最重要是结构性问题,指数结构性偏向强势公司。纳指、标普500 是市值加权指数,并非均权指数。所以即使中小型股或其他产业表现不佳,只要科技巨头继续上涨,指数就能创高。

美国将会步入新一季业绩期,相信三大指数会很容易因个别权重股的业绩后表现所影响,而有可能作出技术调整。所以投资者须冷静,认清现在为何指数能再次升于高位。

(编按:本文观点不代表加拿大星岛立场,投资市场有赚有蚀,文章仅供读者参考。)


作者:Ricky Lau ,人称“庄主”。资产管理投资策略师、家族办公室顾问、股评人、财经书籍《最佳位置》及《AI选美》作者。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市中心男子横过路口遭货车撞至重伤 情况危殆

黄仁勋称中国或在AI竞赛击败美国 受惠能源成本较低及监管宽松

东亚联丰成立18年更新标志 融入“东亚橙联丰蓝” 为客户制专属投资方案

渣打香港首办亚洲员工运动会 800海外同事参与 新增麻雀和匹克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