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艇計劃】移民「新手村」國會議員:港青查詢佔服務個案兩成
- 國會議員張瑋麟(左)聆聽港青面對的問題。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星島記者黃憶欣報道】搭上加拿大「救生艇」的港青,大部分抵加後會居住在華人聚集社區,也因此有較高比例華裔選民的地區被稱作移民「新手村」,包括溫哥華、列治文、本拿比的華裔國會議員也成為港青請願求助的對象。本拿比中央區眾議員張瑋麟(Wade Chang)表示,自他走馬上任以來,救生艇計劃個案佔了兩成。以擁有台灣香港雙護照的Peter(化名)為例(詳另文),他特別向張瑋麟求助,是相信找執政自由黨的議員能夠直接對症下藥,向移民部反應的速度可以加快。
星島記者向張瑋麟詢問Peter個案處理流程,他表示,了解到「香港人特殊通道」(Hong Kong residents in Canada,俗稱「救生艇計劃」)的申請不僅僅是一份文件,而是對未來生活的期待。「當港青向我的辦公室團隊求助時,我們首先會仔細了解申請人遇到的問題,包括申請進度、是否需要補件等;接著將透過正規渠道,直接向移民部(IRCC)聯繫,幫助查詢案件狀態,並且反應大家遇到的困難。我們的目標是盡力獲得清晰的回應和支持。」
- 【相關新聞】4+3台港青年申請PR前一年打9份工
張瑋麟強調,在等待期間,如果符合條件者可以利用2024年5月生效的開放式工作簽證政策,這項政策正是希望在最終決定下來之前,讓申請人可以在加拿大合法地工作和生活。
星島記者亦就近期移民部網站將「救生艇計劃」,自「人道與恩恤」(Refugees and other vulnerable people)類別,改為「工作基礎移民項目」(Work-Based Immigration Program)類別,令不少申請人感到困惑一事詢問張瑋麟,他表示,首先要非常明確地澄清一個重要信息:目前並沒有任何官方宣布或政策變動表明香港救生艇計劃申請PR將會關閉,也沒有從所謂的「難民類別」轉變為「經濟類別」,這是一個重大的誤解。他說:「請大家放心,這項對香港人的承諾始終堅定。」
張瑋麟表示,事實上,香港救生艇計劃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難民計劃,而是特意為香港居民量身訂製的、具有強烈人道主義色彩和廣泛包容性的永居通道,宗旨是希望為在加拿大開啟新生活的港青提供安全穩定的未來。「我可以肯定地說,救生艇計劃的初心和意義完全沒有改變,它依然是加拿大對港人支持的標誌,它的設計非常人性化,申請門檻也相對寬鬆,這是人道精神的體現。而且它允許符合條件的港人直接從海外提交永居申請。」
對於如何加快處理積壓案件,張瑋麟說,正是由於救生艇計劃的成功,導致申請量非常龐大,這給審批速度帶來了壓力,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總理卡尼領導的新政府正持續投入資源,優化整個移民審批系統。他舉例稱2024年5月生效的開放式工簽證政策,就是實實在在的過渡性支持,這確保了港人在等待永居申請結果期間,能夠有尊嚴地工作並合法居留。
張瑋麟向星島記者透露新政府移民政策有幾項重點,一是未來幾年內逐步將永久居民的接收人數穩定下來,例如到2027年將接收人數穩定在約36.5萬人,讓住房、醫療和公共服務能夠更好地適應;二是更側重於吸引那些能直接填補勞動力市場空缺的高技能和特定專業人才。
本身是華裔背景,張瑋麟說,他在移民服務方面希望為社區爭取多語言支持,投資新移民的語言訓練、就業輔導、幫助融入,並堅決反對歧視。「我們要多講述華裔移民在加拿大成功創業、積極參與社區的故事,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努力。」
V02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