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办移民
传入的 cat_slugs: %e8%be%a6%e7%a7%bb%e6%b0%91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08
最大页数: 31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7100, 7306215, 7305747, 7304314, 7303396, 7303347, 7303243, 7302341, 7301343, 730106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4

【救生艇计划】移民“新手村”国会议员:港青查询占服务个案两成

  • 国会议员张玮麟(左)聆听港青面对的问题。星岛记者黄忆欣摄

【星岛记者黄忆欣报道】搭上加拿大“救生艇”的港青,大部分抵加后会居住在华人聚集社区,也因此有较高比例华裔选民的地区被称作移民“新手村”,包括温哥华、列治文、本拿比的华裔国会议员也成为港青请愿求助的对象。本拿比中央区众议员张玮麟(Wade Chang)表示,自他走马上任以来,救生艇计划个案占了两成。以拥有台湾香港双护照的Peter(化名)为例(详另文),他特别向张玮麟求助,是相信找执政自由党的议员能够直接对症下药,向移民部反应的速度可以加快。

星岛记者向张玮麟询问Peter个案处理流程,他表示,了解到“香港人特殊通道”(Hong Kong residents in Canada,俗称“救生艇计划”)的申请不仅仅是一份文件,而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当港青向我的办公室团队求助时,我们首先会仔细了解申请人遇到的问题,包括申请进度、是否需要补件等;接着将透过正规渠道,直接向移民部(IRCC)联系,帮助查询案件状态,并且反应大家遇到的困难。我们的目标是尽力获得清晰的回应和支持。”

张玮麟强调,在等待期间,如果符合条件者可以利用2024年5月生效的开放式工作签证政策,这项政策正是希望在最终决定下来之前,让申请人可以在加拿大合法地工作和生活。

星岛记者亦就近期移民部网站将“救生艇计划”,自“人道与恩恤”(Refugees and other vulnerable people)类别,改为“工作基础移民项目”(Work-Based Immigration Program)类别,令不少申请人感到困惑一事询问张玮麟,他表示,首先要非常明确地澄清一个重要信息:目前并没有任何官方宣布或政策变动表明香港救生艇计划申请PR将会关闭,也没有从所谓的“难民类别”转变为“经济类别”,这是一个重大的误解。他说:“请大家放心,这项对香港人的承诺始终坚定。”

张玮麟表示,事实上,香港救生艇计划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难民计划,而是特意为香港居民量身订制的、具有强烈人道主义色彩和广泛包容性的永居通道,宗旨是希望为在加拿大开启新生活的港青提供安全稳定的未来。“我可以肯定地说,救生艇计划的初心和意义完全没有改变,它依然是加拿大对港人支持的标志,它的设计非常人性化,申请门槛也相对宽松,这是人道精神的体现。而且它允许符合条件的港人直接从海外提交永居申请。”

对于如何加快处理积压案件,张玮麟说,正是由于救生艇计划的成功,导致申请量非常庞大,这给审批速度带来了压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总理卡尼领导的新政府正持续投入资源,优化整个移民审批系统。他举例称2024年5月生效的开放式工签证政策,就是实实在在的过渡性支持,这确保了港人在等待永居申请结果期间,能够有尊严地工作并合法居留。

张玮麟向星岛记者透露新政府移民政策有几项重点,一是未来几年内逐步将永久居民的接收人数稳定下来,例如到2027年将接收人数稳定在约36.5万人,让住房、医疗和公共服务能够更好地适应;二是更侧重于吸引那些能直接填补劳动力市场空缺的高技能和特定专业人才。

本身是华裔背景,张玮麟说,他在移民服务方面希望为社区争取多语言支持,投资新移民的语言训练、就业辅导、帮助融入,并坚决反对歧视。“我们要多讲述华裔移民在加拿大成功创业、积极参与社区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努力。”

V02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卑诗公司遭反洗钱机构处1.77亿罚款 创最高纪录 它究竟做了什么?

加航宣布扩张 下年春季起这一机场增4条美国航线

经济师分析:撤销美国关税或加剧联邦财政赤字

卡尼承认与美国达成新协议“短期内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