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洗澡做错6件事 超伤心脏易猝死 医生教必学2招保命
夏天洗澡竟暗藏心脏病发风险?有医生指出,夏天时洗澡如果做错6件事,有机会损害心脏,甚至导致猝死危机。若想减低心脏病发及猝死风险,洗澡时就要留意2件事。
根据中国内媒《生命时报》报道,夏季高温潮湿易导致身体大量出汗,许多人因此增加洗澡频率。然而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在炎热气候下却潜藏诸多风险,特别是某些错误的洗澡方式可能对心脏造成负面影响,例如诱发心律不整、昏厥,甚至是心因性猝死等。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佐岩医生特别提醒,有6种常见的洗澡习惯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提高警觉:
夏天洗澡忌做6件事超伤心脏:
1.流汗时洗澡
夏季从户外活动或运动结束返家时,许多人习惯顶着满身汗水直接冲洗冷水澡,对心脏管及脑部健康都构成威胁。当人体大量排汗时,微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冷水容易引发心脏血管骤然收缩,伴随剧烈血压波动而诱发心肌梗塞,还会导致脑部血管收缩,进而引发头晕、头痛,甚至眼前发黑。
2.洗澡时间过长
当长时间洗澡时,会导致皮肤血管长时间处于扩张状态,促使大量血液流向皮肤表面,进而造成脑部与心脏的血流量不足,引发头晕、心悸不适,甚至可能出现心律异常、昏厥等情况。
3.饭后或喝酒后洗澡
饭后立即洗澡会分散原本集中于消化系统的血流,使心脏供血量降低;处于饥饿状态时洗澡,因血糖浓度偏低更易头晕乏力;而在剧烈运动或酒精摄取后立即洗澡,则可能引发血压与心跳速率剧烈起伏,严重时恐导致心悸或晕倒。
4.洗澡时门窗紧闭
不少人洗澡时习惯将门窗完全关闭,造成浴室内闷热且氧气不足,在此环境中容易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若心脏供氧不足,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病的风险。
5.洗澡时水温调节不当
使用过热的洗澡水会导致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进而加重心脏负荷,可能引发心悸,甚至诱发心律异常;反之若水温过低则会造成血管突然收缩、血压急遽上升,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容易诱发心绞痛。
6.洗澡后吹冷气或接触冷水
洗澡后人体毛孔张开、血管也呈现扩张状态,若此时直接吹冷气或接触冷水,剧烈的温差刺激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引发血压与心跳速率明显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
医生教2招洗澡方法 洗澡应控制在这时间内
王佐岩医生指出,无论是心脏病患者或健康人士,洗澡时都应坚持温和的原则,尽量避免上述高风险行为,也建议夏季洗澡需做到以下两点:
1.控制洗澡时间
建议将一般洗澡时间压缩在10至15分钟内,单纯冲洗一下则以5分钟为宜,长者或心脏功能较弱的人更应视情况缩短时间。若需同时清洗头发,可先洗澡并穿上衣服后,开启门窗保持通风再洗头,避免因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导致缺氧,引发头晕。
针对心脏功能较弱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群,最好坐着洗澡。此外,需注意洗澡与用餐应相隔至少1小时,喝了酒则建议待酒醒后再进行洗澡。
2.身上无汗时再洗澡
夏季与其他季节不同之处,在于洗澡前身体常处于出汗状态,当皮肤表面仍有明显汗珠时不适合立即洗澡,尤其应避免直接冲洗冷水,正确做法是先稍作休息,待没有汗液后再以温水洗澡。
针对运动后应间隔多久才能洗澡的疑问,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运动复健系主任戴剑松建议,通常运动结束后20至30分钟,人体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汗水基本上已蒸发完毕,血液恢复正常流动,此时洗澡相对较为安全。
夏天4大护心方法 可多吃4类食物
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对心脏功能构成多重挑战,除了掌握正确洗澡方式外,炎热夏天保护心脏健康还应特别注意下列4大关键要点:
1.多次少量补充水分
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整瓶水或快速灌水,这类喝水方式可能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对心脏造成额外负担。建议夏天喝水应以少量、缓慢且多次为原则,有助维持正常血容量及心脏健康。此外,成年女性每日饮水量不应低于1500ml,男性则应至少摄取1700ml。
2.适量摄取高钾食物
当人体大量排汗时,水分与钾、钠等电解质会随之流失,可引发严重心律不整问题。新鲜蔬果是补充钾离子的优质来源,特别推荐以下高钾食材:
- 菇类:白蘑菇(口蘑)
- 嫩豆类:毛豆、蚕豆、青豆
- 深绿色蔬菜:菠菜、芥兰、羽衣甘蓝、菠菜、通菜、莴笋叶
- 水果类:香蕉、木瓜、橙、杏桃、哈密瓜、蜜瓜、车厘子、西瓜、水蜜桃、柚子
3.避开高温时段运动
建议选择清晨、傍晚等较凉爽时段进行运动,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适合慢跑、散步或打太极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
4.避免高钠饮食
高钠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提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每日食盐摄取量不超过5g,可使用量匙辅助控制。除了三餐外,应减少食用醃制食品、高钠零食及各类加工食品。
资料来源:《生命时报》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