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2】加拿大快樂教育不講分數? 你誤會了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72】學年結束,小朋友成績單出爐。兩個星期前他就在唸,我的exhibition單元應該可以拿extending吧?如果拿不到,那就是老師看走了眼。於是我第一時間翻到exhibition單元,他拿到了extending,如願以償。

可見小朋友挺在乎自己付出的努力,盼望肯定和認同。

剛好母國一年一度高考結束,成績出爐。我刷到大量家鄉縣市中學的高分榜,還有高分學生和家庭的「炫耀」視頻。可以炫耀,因為那很可能就是學生一生最高光的時刻。

我的孩子不用參加高考,不用以分數論成敗,我感到慶幸。華人社區群裡又有不少陪讀家庭的求租信息。那些父母,看來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以為加拿大和美國沒有高考,分數不重要,那肯定是個誤會。

GPA,平均績點,這個東西不是分數,是什麼?

GPA滿分4.0。想上藤校,GPA需要3.7到4.0。上美國其他好大學,至少3.5。上多倫多大學或者麥基爾大學,至少3.0到3.7。如果要上這兩所學校的工程或者醫學專業,需要3.7以上。

但是這裡說的不是分數線,是底線。不是上線就能錄取。如果這一批畢業生競爭激烈,可能拿到offer的全部都是4.0,你的GPA達到3.9,也只能靠邊站。

但如果因此以為北美大學只看分數,那肯定也是個誤會。這一點,其實就是北美教育體系和母國教育體系最大的區別。

在北美,如果你光是GPA高分,沒有任何其他競爭力,那你的分數可能沒有用。這些競爭力包括你參加過的課外活動:社區參與資歷,義工資歷,鋼琴證書,游泳證書,冰球球員資歷,繪畫獲獎證書......還包括你能提交的推薦信和你自己的個人聲明。如果你家實力真的雄厚,那有可能哪怕你的GPA未達底線,你也能拿到offer呢。

而就算拿到offer,北美大學學費之高昂,也是令普通家庭望洋興嘆的。

國內高考就不同了。那可真的叫做「一考定終身」。985或211也罷,普通大學或者專科院校也罷,分數線是鐵打的。

這樣說來,對窮人家的孩子來說,似乎國內高考還要公平些。畢竟如果高考能夠考出好分數,考上好大學,就有改命的可能。

說到這裡,我聞到一絲宿命論的氣息。

 

有一些因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第一,智力。茫茫人海中,能夠拿到GPA3.7以上的,或者高考能考650以上的,只可能是極少數。

第二,天分。沒有天分,光靠刻苦訓練,是培養不出鋼琴大師和NBA球星的。所有能為你加分,替你開路的項目,不是你想選就能選的。

第三,家庭。有人出生在羅馬,有人生在牛馬家。天真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其實一開始,社會地位就已經注定。無法離開父母所在階層這件事,已經注定。

這些因素在我的母國和在北美,都是一樣的。加拿大的小學實施「快樂教育」,中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其實就已經注定了未來的道路,職業,和階層分野。大部分人高中畢業以後,進入職業培訓,學習一門技術,成為環環相扣社會結構的一枚螺絲釘。

聽起來似乎和我母國的「應試教育」殊途同歸。所以難怪小學搞快樂教育,直接讓孩子們玩個痛快。不對。你還是誤會了。

 

 

因為「快樂教育」絕非放任自流,讓孩子們從早玩到晚,學習不重要,開心就好。不是這樣的。快樂教育的意思是以孩子為中心,尊重孩子,關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誘導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批判思維,鼓勵孩子的積極心態。

快樂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們培養成現代意義上的,有自信,有尊嚴,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大寫的「人」。

而應試教育,卻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工具人」。

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

雖然從廣義上來說,我們都是「工具人」,因為我們都服務於社會這個大系統的某一項功能,收銀員也罷,電工也罷,CEO也罷,議員也罷,我們的生活無非是圍著我們的功能轉。

但是,如果我們接受的教育讓我們不僅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更重要的是,獲得精神,情感,和認知上的獨立,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飛躍。

因為一個擁有精神高度和認知深度的人,才可能是一個快樂的人。

這才是快樂教育的真正含義。

我不由得又想起母國將自己自嘲為「牛馬」的年輕一代。這樣的認知當然是巨大的進步。但是這樣的進步不是來自那個教育體系,而是來自網絡和全球化。

確實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但悲哀中有破土而出的希望。

撰文:語冰

圖片:Pexels

---------------------------------------

作者簡介,湖南人,廠礦子弟,移加二十餘年。兩個孩子的母親。重構寫作者。

-----------------------------------------------

T05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全辦公室工作】加拿大遠程辦公退潮?通勤人數連年上升

烈治文山一男子踩單車清晨遭撞斃 

為甚麼加拿大價格實惠的電動車如此之少?

【梁家權專欄】赤柱公廁前的西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