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吸烟/肥胖恐怖!研究揭睡觉常发1种梦 早死风险增3倍 爱午睡也中招?
除了吸烟和肥胖等不良习惯容易增加早死风险外,有外国研究近日发现,如果睡觉时经常出现1种情况,早死风险竟然恐大幅增加3倍。此外,如果有午睡习惯的人士,亦恐是患上3大疾病的征兆。
研究揭睡觉出现1情况 早死风险增3倍
综合外媒报道,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与英国脑退化症研究所(UK Dementia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进行一项研究,评估噩梦频率与寿命之间的关系,且将于今年6月23日举行的欧洲神经病学学会(EAN)上正式发表。
研究有何发现?
帝国学院脑科学研究员Abidemi Otaiku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针对2429名8至10岁儿童及183012名26至86岁成人,进行长达19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 10年内平均每周做一次噩梦者相较没有做噩梦者相比,70岁前死亡风险高出3倍。
- 每周做一次噩梦者频率比吸烟、肥胖、不良饮食或缺乏运动等传统早死因子更能直接预测早逝。
- 经常做噩梦的儿童与成人老化速度明显加快,此现象约占高早逝风险族群的40%。
- 即使每月做噩梦者相较没有做噩梦者,也会出现加速老化及死亡率上升现象。
- 噩梦会干扰睡眠品质与持续时间,进而削弱人体细胞夜间的修复能力。
- 研究证实,慢性压力和睡眠中断的综合影响,会导致细胞与身体加速老化。
Abidemi Otaiku博士表示,睡眠状态下的大脑无法辨别梦境与现实的差异,正是噩梦经常导致惊醒时出现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及心跳加速等的关键原因。由于身体战斗或逃跑反应已被触发,此压力反应强度甚至可能比清醒时的任强烈。此外,噩梦会引发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持续升高,而这种激素与细胞老化加速过程存在关联。对于频繁做噩梦者而言,这种累积性压力可能对整体老化进程产生影响。
专家教6招预防噩梦 特别推荐一种疗法
Abidemi Otaiku博士提出6项简易措施,有助预防噩梦。公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预防噩梦。
- 避免观看恐怖电影
- 保持良好的睡眠与卫生习惯
- 管理压力水平
- 及时进行焦虑或抑郁的治疗
- 他特别推荐可在家自行操作的“意象排演治疗”(image rehearsal therapy)的心理疗法,透过改写噩梦内容并反复练习转化为较不恐怖的版本。
- 针对严重影响生活品质的频繁噩梦患者,则建议寻求睡眠专科医师协助,其中“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经研究证实兼具减少噩梦发生率与减缓脑细胞老化双重功效。
爱午睡死亡风险增20% 恐是3大疾病警号
除了上述恶梦研究,报道中还引述1项最新研究发现,针对86,000多名健康中年成人睡眠习惯的追踪调查证实,经常有午睡习惯,特别是在午后初期时段睡的受试者,其早逝风险相较没有午睡者显著提升达20%。专家表示,日间嗜睡现象往往反映夜间睡眠中断或品质不佳等问题,更可能是暗示潜在健康问题,包括睡眠障碍、脑退化症或心脏衰竭等。
资料来源:《The Independent》、《Daily Mail》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