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經濟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7%b6%93%e6%bf%9f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258
最大页数: 226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2134, 7292108, 7292063, 7292066, 7291989, 7291971, 7291965, 7291597, 7291580, 7291564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4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4

管理費貴侵蝕回報 勿迷信基金經理「專業性」 李聲揚:簡單低成本ETF更明智

在投資世界中,基金經理常被視為「財富魔法師」,承諾以專業知識為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然而,數據顯示,基金經理的表現往往令人失望,跑輸大市的情況比比皆是。與其將資金交給這些「專業人士」,不如選擇簡單、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以下將剖析基金經理跑輸大市的原因,並闡述為何散戶應避免購買主動管理基金。

逾80%主動管理基金輸指數

早前標準普爾(S&P Global)的報告,指出過去十年,逾80%的主動管理基金未能跑贏基準指數,如標普500。香港市場亦不例外,許多股票型基金長期落後恒生指數。原因何在?首先,市場有效性假說(EMH)指出,公開資訊已充分反映在股價中,基金經理難以通過選股或擇時持續戰勝市場。即使偶有出色表現,也多是運氣而非實力,難以持久。

其次,高昂的管理費用是基金表現的絆腳石。主動管理基金年費通常為1%至2%,遠高於指數基金的0.1%或更低。假設市場年均回報7%,1.5%的費用將在20年內侵蝕近三成收益。部分基金還收取表現費,即使表現不佳,投資者仍需埋單。

基金經理決策易受行為偏差

此外,基金經理的決策易受行為偏差影響。他們可能過於自信,頻繁交易以證明價值,卻增加成本;或在市場波動時追逐熱點,導致「高買低賣」。更有甚者,為保飯碗,許多經理選擇「安全」策略,投資組合幾乎複製指數,卻仍收高費。

不少散戶迷信基金經理的「專業性」,認為他們能戰勝市場。然而,基金經理的決策常受情緒、公司政策或職業風險影響。為了避免短期落後,他們可能過分分散投資,持有大量股票,結果與指數無異,卻成本更高。

基金公司的宣傳也充滿誤導,展示選擇性的「輝煌戰績」,卻掩蓋表現不佳的基金。研究顯示,連續三年跑贏大市的基金經理中,僅不到10%能在未來三年保持領先。投資者追逐「明星基金」,往往在高位入場,市場回調時蒙受損失。

過去50年標指年化回報一成

基金公司擅長用廣告和「專家」推薦,營造「專業投資」假象,誘導投資者入局。但真相是,主動管理基金的長期回報幾乎總遜於指數投資。指數基金的優勢在於簡單透明,投資者可低成本持有市場整體表現,無需猜測哪位經理更出色。過去50年,標普500年化回報約10%,鮮有主動基金能長期匹敵。

當然,指數基金無法避免市場下跌的風險,也缺乏「戰勝市場」的刺激感。但對尋求穩健回報的投資者來說,其低成本和分散風險的特點更具吸引力。隨著ETF市場發展,投資者可輕鬆投資全球市場或不同資產類別,提升靈活性。

投資者易被高回報承諾吸引,卻忽略成本與風險。基金經理跑輸大市的現實,提醒我們不要迷信「專業」。投資成功在於堅持簡單、低成本策略,保持長期視角。與其支付高昂費用給表現不穩的基金經理,不如選擇指數基金或ETF,穩步累積財富。投資前需了解自身風險承受力,但遠離主動管理基金,無疑是更明智的選擇。

Patreon作者 李聲揚

領展續租租金跌 前景具挑戰 可長揸不宜短線 李聲揚:且看減息能否抵銷租跌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比特幣突破12.5萬創新高 渣打稱受惠美政府停擺 摩通料年底16.5萬美元

不知加國賬戶內的美國持股屬海外資產 女股民付出高昂代價

特朗普顛覆全球藥業 兩大減肥藥龍頭迎變局 投資者可如何應對?|久利生

研究指在加國這7城置業非明智決定  但溫哥華值得「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