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时经济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7%b6%93%e6%bf%9f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时新闻 - 3个月以内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266
最大页数: 227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7196, 7297199, 7297184, 7297203, 7297158, 7297104, 7297114, 7297093, 7297079, 7297117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9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9

管理费贵侵蚀回报 勿迷信基金经理“专业性” 李声扬:简单低成本ETF更明智

在投资世界中,基金经理常被视为“财富魔法师”,承诺以专业知识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然而,数据显示,基金经理的表现往往令人失望,跑输大市的情况比比皆是。与其将资金交给这些“专业人士”,不如选择简单、低成本的指数基金。以下将剖析基金经理跑输大市的原因,并阐述为何散户应避免购买主动管理基金。

逾80%主动管理基金输指数

早前标准普尔(S&P Global)的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逾80%的主动管理基金未能跑赢基准指数,如标普500。香港市场亦不例外,许多股票型基金长期落后恒生指数。原因何在?首先,市场有效性假说(EMH)指出,公开资讯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基金经理难以通过选股或择时持续战胜市场。即使偶有出色表现,也多是运气而非实力,难以持久。

其次,高昂的管理费用是基金表现的绊脚石。主动管理基金年费通常为1%至2%,远高于指数基金的0.1%或更低。假设市场年均回报7%,1.5%的费用将在20年内侵蚀近三成收益。部分基金还收取表现费,即使表现不佳,投资者仍需埋单。

基金经理决策易受行为偏差

此外,基金经理的决策易受行为偏差影响。他们可能过于自信,频繁交易以证明价值,却增加成本;或在市场波动时追逐热点,导致“高买低卖”。更有甚者,为保饭碗,许多经理选择“安全”策略,投资组合几乎复制指数,却仍收高费。

不少散户迷信基金经理的“专业性”,认为他们能战胜市场。然而,基金经理的决策常受情绪、公司政策或职业风险影响。为了避免短期落后,他们可能过分分散投资,持有大量股票,结果与指数无异,却成本更高。

基金公司的宣传也充满误导,展示选择性的“辉煌战绩”,却掩盖表现不佳的基金。研究显示,连续三年跑赢大市的基金经理中,仅不到10%能在未来三年保持领先。投资者追逐“明星基金”,往往在高位入场,市场回调时蒙受损失。

过去50年标指年化回报一成

基金公司擅长用广告和“专家”推荐,营造“专业投资”假象,诱导投资者入局。但真相是,主动管理基金的长期回报几乎总逊于指数投资。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于简单透明,投资者可低成本持有市场整体表现,无需猜测哪位经理更出色。过去50年,标普500年化回报约10%,鲜有主动基金能长期匹敌。

当然,指数基金无法避免市场下跌的风险,也缺乏“战胜市场”的刺激感。但对寻求稳健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其低成本和分散风险的特点更具吸引力。随着ETF市场发展,投资者可轻松投资全球市场或不同资产类别,提升灵活性。

投资者易被高回报承诺吸引,却忽略成本与风险。基金经理跑输大市的现实,提醒我们不要迷信“专业”。投资成功在于坚持简单、低成本策略,保持长期视角。与其支付高昂费用给表现不稳的基金经理,不如选择指数基金或ETF,稳步累积财富。投资前需了解自身风险承受力,但远离主动管理基金,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Patreon作者 李声扬

领展续租租金跌 前景具挑战 可长揸不宜短线 李声扬:且看减息能否抵销租跌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星展提供国家电投3亿美元可持续表现挂钩循环贷款 扩海外再生能源装机规模

恒生私有化|汇控艾桥智回应私有化恒生 代表对港信心 与坏帐情况无关 继续投资香港人才

曼彻斯特恐袭酿2死3伤 英警方:疑犯宣称效忠“伊斯兰国”

Perplexity向Google宣战的启示|林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