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加气及加油站面临淘汰 数目减入油难恐碍商业车运作 的哥:有地区要跨区入油

【电动车/汽油/油站/加气站/的士/小巴】新能源汽车近年大行其道,但商用车辆仍然极依赖汽油及柴油,遇上油站改划潮,恐衍生“入油难”困局。《星岛》综合环境及生态局与消委会数据,发现在2021至24年全港曾有187个油站,但随着地契到期,至今年已减少6站至181个,当中3个更是“纯油站”。有前线的士司机反映,油站陆续关闭,已导致部分地区入油不便现象,需“特登兜圈”跨区入油。
的士小巴主要以石油气、汽油和柴油为燃料 油站减令司机入油难
本港电动车数量在去年年底已有约11万辆,较5年前的约1.4万辆大增8倍。现时每10辆新登记私家车,便有约7辆是电动车,增速属世界前列。不过,目前商用车如的士、小巴等主要以石油气、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电动车仍未普及,若油站进一步转型,势令司机入油难。






根据环境局提供数据,全港目前有102个“纯油站”,提供汽油和柴油;另有67个“混合油站”,提供汽油、柴油和石油气;同时有12个专用石油气加气站。按区域划分,元朗目前有17个“纯油站”及9个“混合油站”,即有26个地点可入油,冠绝各区;荃湾则只有3个“纯油站”,更无“混合油站”或“石油气专用站”,可谓是商业车续航“荒漠”。
专用石油气站连续5年没有增加 恐面临淘汰
另外,专用石油气站已连续5年没有增加,在发展充电站大趋下,恐亦面临淘汰。前线的士司机杨先生指,目前租用新界“混能绿的”,因以石油气驱动,暂时仍算方便,但担心在电动车普及化下,未来加气亦有困难。他提及,有做私人司机的朋友反映,有不少油站已改建为快速充电站,导致部分地区加油不便,“或要驾驶更远路程才找到位入油,极端情况下,更要兜个圈去其他区入油”。
西贡专线小巴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致华则指,虽然目前公共小巴主要用石油气,暂时未受油站减少影响,惟因目前采用的石油气小巴均是日本制,“日本𠮶边已说不会再推出新的石油气小巴,即我们未来只得返柴油车用,若油站同步减少,会有困难”。至于能否改用电动小巴,他指目前最大难题仍是充电效率,亦担心充电配套不足,“了解到有些油站未来或有机会改做充电站,但都要考虑够不够位充电”。
的士小巴商总会会长周国强认同,的士等商用车每日行驶里数、时间均相对较长,故需要更高的电池容量及充电效率,才能吸引车主转用,“目前的士界租车主要用石油气或混合动力车,更符合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如石油气比气油和柴油便宜,更悭成本,故差不多98%的车会用石油气”。惟他提及,青衣及观塘的中石化石油气站近日已关闭,暂时对的士影响不大,但担心趋势持续。
环境局: 适时调整油站及加气站转型计划
环境局发言人指,政府会密切留意电动车普及化的进展、未来油站用地招标的结果,以及车用燃油市场转变等因素,如技术、环境、社会及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油站及加气站的转型措施及计划,以确保在市场转型过程中,车用燃油仍然有稳定可靠的供应。
记者 谢宗英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