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浓专栏】似有前定之二

我读的是中文中学,会考英文科成绩是全班之冠,但因听和讲的机会不多,在西人面前就有拙于言词之感。
其实我跟西人接触的机会不多,但当我在一份中文报章上看到一则小广告,说是英人教授英语对话,个别教授,我动心了。
我打所附电话去问,是一个有上海口音的女士听电话。学费不算贵,地址不远,一程巴士可到。时间有许多选择。
我依时前往,是尖沙咀住宅区的一栋唐楼。开门的是一位微胖的女士,她系著围裙,典型的上海人样子,正在厨房里忙着。
我在上海呆过,就用上海话道明来意。
这时一个西人迎了出来,高高瘦瘦的中年人,他带我到靠窗的授课间坐下,我们互相自我介绍,他叫Chapmen,来自伦敦。后来我发现他走路微跛,原来他本是火车司机,在一次意外中断了腿,从此退休,如今靠保险赔偿和退休金生活。一人游览到了香港,喜欢这个城市对外人的友善,又在某个因缘际会下认识了这位上海女士,她虽然不会英语,但无碍于他们结为夫妇。
以他的学识和条件,他很难在香港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但他的母语却可以帮他找到想学英语对话的学生。
他编了一份英语对话讲义,是在不同场景的对话,包括听电话、问路、购物、过海关、见医生等等。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