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患这种病更易患胰脏癌!医生警告患癌机率2年内增19倍 多吃1类蔬果降20%风险

胰脏癌致死率高,因而有“癌王”之称。有医生指出,如果患上一种疾病,即使病情已经康复,身体2年内出现胰脏癌的机率高达19倍,更需时10年才能让胰脏癌风险回复正常水平。因此,他提醒平日多吃1类蔬果保护胰脏,可降低20%胰脏癌风险。
曾患这种病更易患胰脏癌!患癌机率2年内增19倍
胃肠肝胆科医生钱政弘在Facebook专页撰文指,胰脏再生能力很弱,细胞一旦坏死,再生的时候就很容易突变,形成胰脏癌。因此,无论是慢性或急性胰脏炎,都会增加罹患胰脏癌的风险。慢性胰脏炎的癌变风险为5至10倍。据2024年韩国延世大学曾有统计指,急性胰脏炎发生后,2年内出现胰脏癌的机率更高达19倍,至5年后的胰脏癌癌变风险才慢慢降到2.7倍,直到10年以后,胰脏癌癌变风险才会降到与未曾患过急性胰脏炎的人一样。因此胰脏炎不是病好了就等于没事,建议一定要持续追踪至少2年。
防胰脏癌5大建议 多吃1类蔬果患癌风险降20%
钱政弘医生提醒,有胰脏炎病史、嗜甜、有烟酒习惯、肥胖,以及糖尿病、胆结石和高血脂患者,这些都是胰脏癌的高危险族群,日常应做到以下5件事以预防胰脏癌:
如何预防胰脏癌?
预防胰脏癌5大贴士:
1. 戒烟
戒烟可使患胰脏癌风险降低30至50%,避免二手烟也同样重要。
2. 避免甜食
葡萄糖会增加胰脏的Kras基因突变,诱发胰脏癌,日本女性胰脏癌发生率上升,便是推测与甜食文化相关。
3. 控制三酸甘油脂
高三酸甘油脂促使脂肪堆积于胰脏组织,形成“脂肪胰”,导致IL-6等发炎物质与游离脂肪酸直接伤害细胞DNA。将三酸甘油酯控制至<150mg/dL,有助降低胰脏炎复发率和胰脏癌风险。
4.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能够结合胆酸,帮助肠道减少胆酸回收。另外,这类蔬菜中富含异硫氰酸盐、芥兰素、葡萄糖二酸等抗氧化物,可以协助清除次级胆酸和代谢物的毒性,减少对胰脏和肠道黏膜的伤害,因此对胰脏癌和大肠癌都有预防作用。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椰菜花、白菜、椰菜、火箭菜、羽衣甘蓝、芥兰、西兰花、白萝卜、萝卜叶等。
5. 多吃含β-胡萝卜素食物
β-胡萝卜素可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6、TNF-α等的产生,从而缓解慢性胰脏炎。它同时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能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对细胞的损伤。
一星期吃5份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食物,例如南瓜、红萝卜、菠菜等,有助减少20%罹患胰脏癌的风险。
胰脏癌不易察觉?出现6类征兆恐患癌
胰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帮助消化,以及制造胰岛素调节血糖。胰脏癌入侵性强,由于在胰脏的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位置隐蔽,初期病征并不明显,即使定期每年接受身体检查,也很难从一般检验中测出患癌。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觉患病,因而耽误治疗,影响生存率。
出现以下征状,可能是患上胰脏癌:
•上腹部出现与饮食无关的持续疼痛,并会反射至背部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等肠胃障碍现象
•出现黄疸、皮肤痕痒、大便呈陶土色
•体重短时间内锐减
•上腹部出现固定、坚硬的肿块
•腹水
胰脏癌11大风险因素:
•65岁以上
•男性
•种族为黑人
•吸烟者,患上胰脏癌的机会比不吸烟者高出大概2至3倍
•超重
•长期过量进食动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
•糖代谢异常,如患有糖尿病
•长期接触杀虫剂、石油或染料等化学品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上胰脏癌的机会比非感染者高出2倍
•患有遗传性慢性胰脏炎,会增加胰脏癌的机会,但非常罕见
•患有慢性胰脏炎,常与胰脏癌一同发现,但并不一定是导致胰脏癌的原因。
资料来源:钱政弘 胃肠肝胆科医师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