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長者必讀
传入的 cat_slugs: %e9%95%b7%e8%80%85%e5%bf%85%e8%ae%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901
最大页数: 91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73707, 7272907, 7272583, 7272338, 7271861, 7271611, 7271348, 7270182, 7270154, 7269893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7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3

全球50萬人因喝這飲品患癌?每日喝一杯患胰臟癌風險增87%‌ 醫生盤點4類天然防癌飲品

 

【防癌飲料】不少飲料都會增加致癌風險!有醫生指,其中一種廣受歡迎的飲品與全球每年逾50萬宗癌症病例相關,如每日喝一杯,患胰臟癌風險更激增87%。如要天然防癌,到底應喝甚麼飲料才最有效?

全球50萬人因喝這飲品患癌?每日喝一杯胰臟癌風險增87%‌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愛喝飲品可能是養出癌細胞的關鍵。最新研究證實,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宗癌症‌病例與含糖飲品直接相關,另外有某些非含糖飲品原來也有致癌風險。當中,他列出以下4種會增加致癌風險的飲品:

1. 含糖飲品

含糖飲品導致的高血糖,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令促癌因子IGF-1水平飆升,繼而引致細胞異常增生,增加致癌風險。

過去有不少研究證實,含糖飲料與癌症的關係:

•含糖飲品包括汽水、非100%果汁、運動/能量飲品、含糖茶或自製含糖飲品,這些含糖飲料一年可能造成6450人死於癌症。

•每天喝500ml含糖飲料‌,即約1杯大杯手搖飲品,患胰臟癌風險激增87%‌。

•每天喝1杯含糖量達70g的手搖飲品,約攝取2罐可樂的糖分,因胰臟癌死亡的風險是未喝含糖飲料者之3倍。

高糖飲食容易使乳房組織更緻密,患乳癌風險因此上升。有研究發現採西式飲食習慣的人,乳房緻密度增41%;再加上攝取熱量密度高的食物,出現乳癌的機率更會上升近50%左右。

2. 酒精飲品

世衛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酒精飲品列為一級致癌物‌。每攝取18g酒精(約1.5罐啤酒),提升7%消化道癌症風險‌。

肝臟代謝產物「乙醛」直接破壞DNA修復機制,誘發基因突變。「與飲酒有關的乙醛」亦同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質,因為基因遺傳的關係,將近3成東亞人體內分解乙醛的酵素活性,只是一般人的10%,導致東亞人飲酒患食道癌和頭頸癌的機率,比其他地方的人高。

3. 65°C以上熱飲

經常飲用太熱的飲品導致黏膜反覆燙傷,引致慢性發炎,增加異常細胞增生及癌變的危機。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高溫飲品使食道癌風險大增8倍‌,並已將超過65°C的熱飲列為2A致癌物。

4. 加工果汁

加工果汁在生產時去除了水果的纖維,大大提升果糖吸收速度,增加在肝臟轉化為脂肪的負荷,促進發炎反應。

有研究指,常喝含糖飲品者,罹癌風險較一般人高18%,即使號稱100%純天然果汁,也會令整體罹癌風險上升12%。

推介天然防癌飲品 解渴補水可以喝這些!

黃軒醫生提醒,選擇健康的飲品對防癌非常重要。他推介日常可多喝以下一些不含糖及酒精的天然飲品,當中他首選這類飲品:

喝甚麼飲品可天然防癌?

4類天然健康防癌飲品:

1. 清水 (首選飲品)

這是最基本也是健康飲品的首選,水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運作,促進新陳代謝,且完全不含熱量。

2. 無糖茶

各種不加糖的原味茶都是很好的選擇:

綠茶:富含抗氧化劑,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

烏龍茶:具有獨特的風味,也有助於消化。

紅茶:溫和提神,適合早上飲用。

花草茶:例如洋甘菊茶、薄荷茶等,具有舒緩放鬆的效果,且不含咖啡因。

3. 無糖咖啡

適量飲用不加糖和奶精的黑咖啡可以提神醒腦,並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質。但要注意咖啡因攝取量,避免過量。 

4. 其他

•鮮榨果汁:如果想喝果汁,務必選擇自己新鮮榨取的,並且用水稀釋飲用,以降低天然糖分攝取。不要濾掉果渣,因為富含膳食纖維,但不宜取代飲水。

•無糖豆漿: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和鈣質,是不錯的乳製品替代品,但要選擇無額外添加糖的。

•無糖植物奶:例如杏仁奶、燕麥奶、椰奶等,選擇無糖口味,可以提供不同的風味和營養。

•無糖檸檬水/氣泡水:在水中加入新鮮檸檬片,可以增加風味,並補充維他命C;無糖氣泡水也能提供清爽的口感。

•無糖或低脂牛奶/乳酪飲品:提供鈣質和蛋白質。

•鮮榨蔬菜汁:由新鮮蔬菜榨取而成,富含維他命、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與少量水果混合以改善風味。建議以綠葉蔬菜(如菠菜和羽衣甘藍)、芹菜、紅蘿蔔、紅菜頭等為主要成分,可以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

黃軒醫生提醒,攝取水分應以清水為主,即使是健康的飲品,也要注意適量飲用,特別是咖啡、牛奶和蔬果汁。飲用後要觀察身體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調整。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專家履歷:黃軒

台灣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專項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等。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牛津研究揭每日行夠這步數 可預防13種癌症 肝癌/肺癌/大腸癌上榜

抗衰老|女性50歲後手握力降易衰老 醫生教每日做毛巾操 做1分鐘降血壓/增肌力

美名醫網紅搭機安檢遭截 Alexander McQueen名牌手袋竟被疑「武器」禁登機

美媒報富國銀行華裔女高管茅晨月獲准離境 曾捲內地刑事案受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