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星島網直擊】「救生艇」永居審批及工簽申請阻滯重重 多倫多400港人出席集會表達訴求

【星島網特約記者報道】近月,香港人申請加拿大永久居民,俗稱「香港救生艇」的「Hong Kong Pathway」政策亂流頻生。是以,一群在加香港人組織「Hong Kong Pathway Backlog Action Group」,自發於溫哥華、多倫多及卡加利三地舉辦「Let us stay」集會,表達香港人對移民審批的不安和訴求。

多倫多的集會在周日(6日)下午二時,於彌敦菲臘廣場舉行,據大會表示,出席人數約有400人。主辦組織Hong Kong Pathway Backlog Action Group召集人之一Donald接受《星島網》特約記者訪問時表示,組織成立的其中一個契機,是加拿大移民局(IRCC)月前更新官方網站資料,表示港人永居審批有阻滯,預計大部分申請需延至2027年後才能完成處理。加上不少港人亦要為工作簽證續期,部分個案卻因種種理由而被拒批,頓失工作收入。前途未明之下,Donald認為香港人要聚集發聲,所以在組織成立短短一個月內馬上舉行多倫多、溫哥華及卡加利三地集會:「我們希望鼓勵香港人多一點發聲,因為加拿大是一個民主國家,民眾的聲音就是最大的力量。」
Hong Kong Pathway Backlog Action Group召集人Donald接受《星島網》特約記者訪問:

Hong Kong Pathway Backlog Action Group召集人之一Donald。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亦有在集會上發言。他表示,自己以政治庇護為由入境加拿大,申請永居已有一年半,截至目前仍未獲批,所以他非常明白其他香港人的感受。「我明白大家在這段時間會辛苦,你很難作出長遠的計劃。」他強調,香港人普遍都能為加拿大作出貢獻,在申請永居後的工作簽證續期,理應自動批核,讓港人繼續工作,「這樣才能更加發揮Hong Kogng Pathway的作用,我相信這一點亦是加拿大政府本身想要達成的目的。」

張超雄在集會上發言,分享個人經驗,他自己本人以政治庇護為由入境加拿大,申請永居已有一年半,仍未獲批。
及後主辦方分享一些永居申請受阻的個案,其中一人因為工作關係,不時要前往其他國家工幹,被IRCC質疑申請時不在國內故延遲審批。另外,亦有不少港人分享自身個案。其中一位港人表示,去年9月,她的工作簽證續期被拒批,要即時停工。她馬上提出上訴,但截至目前仍未有答覆。但是她有一位朋友,在11月被拒批,上訴後兩個月就獲得批准,「這兩個個案對比,可以見到IRCC的內部程序可能比較混亂,你不知道每人的個案,是因為甚麼理由,或者你不知道的原因(而獲批或拒批)」。同時亦有其他個案分享,表示自工簽被拒批後,其SIN號碼亦連帶失效,無法申請失業救濟金(EI),想找工作亦不會有僱主接納。
「救生艇計劃」永居申請受阻個案分享:



《星島網》訪問了一位現場參與者,在15個月前遞交了永居申請的L小姐表示,聽到個案分享時,拒批或延遲審批的理由五花八門,亦有人根本不知道原因,她感到很有共鳴:「見到有成功個案會很開心,但若是同一時間申請,又會很焦急,為甚麼自己沒有消息……之前很悲觀,現在放下了一點,但仍會擔心不知何時會有(永居)身份。」
出席者L小姐接受《星島網》特約記者訪問:

L小姐在15個月已遞交了永居申請,至今仍在等待。
眾人分享期間,一位聲稱自己已獲得公民身份的香港人表示,他理解大家的困難,亦同意需要發聲;但他強調,「你們要明白,這裡是加拿大,不是香港,等是正常的。」及後現場一度鼓噪。《星島網》就此事訪問Donald,他表示香港人並非想不勞而獲,只是要求加拿大政府可以有一個合適的審批期,同時讓香港人可以合法繼續工且貢獻加拿大社會,「我們並非要求有甚麼優待,我們一直以來的訴求,是希望政府可以貫徹始終,可以提供一個正常的途徑給香港人……有一個可以穩定生活的途徑。」
對於未來的行動,Donald表示會觀察加拿大大選的情況,其間會繼續鼓勵香港人以不同方式發聲,例如現正進行的聯署,亦會嘗試與不同政黨溝通合作。



特約記者、攝影:梁越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