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娛樂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5%a8%9b%e6%a8%82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161
最大页数: 117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34352, 7334346, 7334111, 7333831, 7333806, 7333611, 7333620, 7333535, 7333496, 7333446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7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6

【電影《爸爸》加拿大上映】導演翁子光親剖拍攝細節 讚劉青雲蘇文濤有火花夠「親民」

【翁子光專訪】由翁子光編劇執導,劉青雲、谷祖琳、蘇文濤及熊諾頤主演的《爸爸》,將於3月14日在北美地區包括加拿大上映。電影改編自2010年的香港倫常命案——「荃灣享和街弒母殺妹案」,深刻刻畫一位父親面對患有思覺失調兒子手刃至親的複雜情感,在案件發生前後的生活變化與心理掙扎。

《爸爸》改編自2010年在香港發生的倫常命案。

《爸爸》由翁子光編劇執導。

《爸爸》太曲高和寡? 翁子光:電影不是非黑即白

導演翁子光在接受加拿大星島A1中文電台主持咸蛋和袁灝謙訪問時指,很多人覺得他執導的電影總是曲高和寡、「與觀眾作對」,甚至「硬要製造啲門檻令觀眾睇得唔順暢」,但他真正希望的是透過電影與觀眾雙向交流和對話。

「我唔想拍一部戲,我話乜就乜,你聽晒我講」。翁子光認為,電影的確需要有留白空間,讓觀眾增添幻想和共鳴感。翁子光認為,電影最寶貴的就是「唔係黑就黑,唔係白就白」,而他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在情感世界裏製造這些空間。

翁子光希望透過電影與觀眾雙向交流和對話。

真實案件改編電影限制多 惟過程產生使命感

由執導《踏血尋梅》到《爸爸》,以及作為《正義迴廊》的監製,外界對於翁子光的印象,是香港社會案件改編電影的「龍頭大佬」。翁子光笑言,部分人可能認為他心理有問題,但他覺得自己其實是「社會推理派」。他說,自己一直對這類真實社會案件感興趣,希望「講一個香港故事」。除了藉着電影帶出這類案件裏的社會階層所遇到的迷惘,他亦嘗試深入探討案件背後的真相及其與社會的關係。

在拍攝《爸爸》的過程中,翁子光產生了使命感。事實上,案件所發生的地點其實與翁子光的住所只有一街之隔,因此他對這個社區的容貌份外熟悉。翁子光在開拍電影前,花了一年時間,與真實案件中的爸爸簡福駒直接對話,令他覺得「冥冥中好似有啲嘢已經係整定」。在與對方傾談間,翁子光了解了很多關於這位「爸爸」的故事。他發現這位爸爸在處理生活的態度和做法上很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進入屋內拍攝時,他已經「好有感覺」。他又指,這位爸爸的人生態度啟發了自己,將作為案件中的父親的感受轉化在電影內,令觀眾在看戲時領悟到一些生活智慧以及角色的人生經歷所帶來的體會。

儘管並非第一次拍攝真人真事改編電影,但翁子光承認,這類電影會因人物及情節具真實性而在創作上有一定限制,《爸爸》亦不例外。翁子光認為,拍攝難度並非在於實際操作上,反而在道德倫理上需多加注意。除了需要對案件的當事人負責任,亦要盡量保持電影情節的合理性,不能譁眾取寵。他指,這部電影的着眼點並非在於案情,反而聚焦在家庭成員的關係和他們的內心世界。翁子光強調,電影不能對當事人具剝削性,在情節表達上需要令他們感到有尊嚴的同時,以正面的態度表達出他們內心的困境。

翁子光認為,拍攝難度並非在於實際操作上,反而在道德倫理上需多加注意,強調不能對當事人具剝削性。

讚蘇文濤夠「真」 劉青雲親民形象貼近故事原型人物

故事的重要角色——兒子阮厚明,即真實案件中的犯人簡家良,由首度演戲的蘇文濤飾演。在電影拍攝時,他只得16歲。翁子光讚賞蘇文濤沒有演戲包袱,有種自然感,即使在演戲經驗資深的劉青雲面前亦沒有膽怯,二人的演出甚至產生化學作用,以致能爲電影營造出一種生活感。

翁子光又謂,自己接手拍攝電影後,第一時間就把劉青雲和「爸爸」一角聯想在一起。他直言,在電影界要找一個較「貼地」,明星偶像感覺較少的演員不多。「劉青雲感覺上係你喺街轉角見到嘅一個人」,笑言他作為「市民劉先生」給大眾的印象,為電影角色增添一種親民感。

年僅16歲的蘇文濤首度演戲獲翁子光大讚。

翁子光看中劉青雲的「街坊感」。

「爸爸」視點闡述故事 貼地對白鋪排劇情起伏

《爸爸》採用非線性、章回式敘事,按電影中的家庭成員分作五節推進劇情。翁子光憶述,真實案件中的爸爸所敘述的故事的時間點「跳來跳去」,令他得以跟隨這位爸爸的感情脈絡,游走在時間線上,有種「時空穿破」的感覺。他又認為,從「爸爸」的視點出發已經足夠他撰寫故事,深化電影給觀眾的感覺。

電影的首十分鐘並沒有劉青雲的出現,劇情鋪排引人入勝。翁子光說,自己不喜歡大道理的對白。相反,他喜歡一些零散、沒有特別含義和較日常的對話。他提到,當初因劇情及角色形象需要而把老花眼鏡掛在劉青雲身上,一開始令青雲覺得過於刻意。後來青雲嘗試研究和接受使用老花眼鏡,開始學習「與眼鏡共處」。故翁子光認為,作為導演的自己,與劉青雲其實一樣,需要透過身處在電影場景,逐漸鋪排劇本和對白的層次。他又認為,電影對白的演繹方式不應過分張揚,令觀眾自行揣摩。

摒棄闊銀幕拍攝風格 「以物寄情」引觀眾想像

本片捨棄有別於一般電影的16:9闊銀幕,採用舊式電視廣播4:3畫面比例呈現。電影其中一個主要場景為香港典型小單位住宅。翁子光說,自己在初期已經認為本片不適合以一般電影畫面比例呈現。「香港啲屋企好似個盒咁,四四方方」。於是他參考部分文藝電影通常採用較窄畫面的方法。他指,這種拍攝方式呈現人的心理空間,令觀眾產生猶如「偷睇家庭錄影帶」的感覺。

在翁子光過往的多套作品中,不時會有如相機、公仔、鎖匙扣、信件等物品,在整個故事中不斷穿插,透過道具解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翁子光認為,「以物寄情」是電影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他覺得,情感需要透過信物轉達,而電影中其中一個最具意義的道具——單車,因為有「兩個輪向前行」,正正象徵着一個人的成長。

「希望多倫多嘅香港觀眾有機會睇睇《爸爸》呢部電影,無論你思鄉又好,或者希望大家保持溝通又好。雖然大家都喺唔同嘅城市、唔同嘅地方,但我相信我們好快會再次走番埋一齊,起碼我們的心會再係番埋一齊,我哋嘅聯繫仍然存在。有朝一日我哋一定會真真正正走番埋一齊。」

《爸爸》現已於加拿大全國上映,門票於Cineplex有售。

 

《爸爸》故事大綱

血緣的摰親奪走了生命的摯愛,永年(劉青雲 飾)既無法憎恨生者,也無法忘記逝者,唯有在回憶與幻想之間相濡以沫,尋找一絲真實感。即便與兒子厚明(蘇文濤 飾)僅一窗之隔,永年比以往更努力活得像一個「爸爸」。父與子之間的窒息關係,能否在漫漫長夜的盡頭,成為彼此活下去的救贖?

採訪:咸蛋、袁灝謙

撰文:Cyan

圖:資料圖片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蔣祖曼期待孖阿佘「女女CP」搵真銀 谷婭溦否認係機鐵女藝人 陳曉華拍《新聞3》考慮着三點式

吳業坤嬲穎喬與周智敏冇多謝佢 胡鴻鈞同《聲秀》學員唱廣東串燒歌賀台慶

國會眾議院今日投票通過聯邦預算案 自由黨消息指暫未夠票

穆斯林原住民男子開戶被拒 道明銀行最終道歉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