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生育旅遊重回疫前水平 加拿大會否隨美國拒「雙非嬰」公民權?

【星島綜合報道】最新數據顯示,卑詩省的生育旅遊已反彈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這項備受爭議的做法多年來一直是列治文和卑詩省的熱門話題,隨著特朗普在美國採取行動,加拿大是否跟進備受關注。
卑詩省新生兒出生人數在新冠(COVID-19)疫情期間急劇下降,但移民政策專家兼研究員、移民部前高級官員格里菲斯(Andrew Griffith)表示,2024年非居民的生育旅遊數量大幅反彈,意味著生育旅遊產業將隨之復蘇。
所謂「生育旅遊」是指海外孕婦前來本地分娩,從而讓嬰孩直接取得本地入籍資格。由於這類嬰孩的父母均為非永久居民或公民,因而被稱為「雙非嬰」。
當局本周公布的最新全國年度數據顯示,2023-24年加拿大出生的「雙非嬰」5,219人。
這幾乎與2019-20年創下的5,698宗紀錄相當,是2021-22年短期最低紀錄2,245宗的兩倍多。
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卑詩省光是在醫院就有868名加拿大非居民(不包括臨時外國工人、難民和國際學生)自費產子。
去年,卑詩共發生513宗此類嬰兒出生事件,大大高於受疫情影響的兩年平均152宗。
格里菲斯表示,最新發布的數據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遏制邊境以南的這種做法,這引發了人們對加拿大是否會採取同樣措施的疑慮。
格里菲斯說:「特朗普禁止生育旅遊的行政命令對加拿大的影響尚不清楚,但可能會導致新一屆保守黨政府重新審視這一問題。」
列治文生育旅遊業曾是重要推手
列治文市獨有的生育旅遊業曾是重要推手,2019-20年間,該市所有出生嬰兒中有24%為非當地居民所生,這是由於該市生育旅遊家庭產業蓬勃發展所致。
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生育旅遊產業正在大溫均衡發生,格里菲斯表示:「卑詩省列治文醫院曾是生育旅遊的中心,但發放給中國公民的訪問簽證數量下降,從疫情前的24%下降到2023-24年的7%。」
去年,卑詩在生育旅遊名列榜首,接收此類分娩的醫院有列治文醫院(102例)、素里紀念醫院(99例)、聖保祿(St. Paul's Hospital)/聖約瑟醫院(Mount Saint Joseph Hospital)(97例)和兒童醫院(85例)。
生育旅遊已經引發了有關為加拿大婦女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的道德和實際問題。
民調顯示,七成加拿大人(71%)認為,「生育旅遊」被不公平地用來獲得加拿大的教育、醫療和社會計劃。
一些專家也表示,這種做法會帶來國家安全隱憂。
該問題也在2018年引發列治文居民到議會請願。
特朗普重返白宮首日即簽署行政令
加拿大和美國以及許多南美國家,仍然是少數允許出生公民權(出生地主義,或土地權)的國家。
特朗普在重返白宮後第一天簽署了多項行政令,第一項是拒絕賦予無證人士或臨時在美國的人的子女出生公民權。其行政命令指示聯邦機構自簽署起30天後、即2月19日起實施。
特朗普稱,他的政府將不再把無證移民在美國生下的子女視為公民,表明他意在從本質上無視憲法賦予的出生公民權,此舉幾乎肯定將招致法律挑戰。
綜合美聯社及《華盛頓郵報》報道,華盛頓州聯邦地區法院23日審理案件時,主審法官考根諾對特朗普政府態度嚴苛,多次打斷司法部律師發言,質疑廢除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是否符合憲法,當政府律師表示,希望能在後續法庭文件中完整闡述理據時,法官表示聆訊就是陳述理據的機會。
案件將在2月6日繼續聆訊,司法部表示,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正確解釋了憲法《第十四修正案》」,部門將「堅決捍衛」政策。
在加拿大,懷孕期間持旅遊簽證來到加拿大仍屬合法。
加拿大移民部(IRCC)指出:「移民和難民保護法(IRPA)中沒有規定,可以僅基於申請人在加拿大生育的意圖而拒絕發放臨時居民簽證(TRV)。」
格里菲斯認為,加拿大的解決辦法比修改美國憲法簡單得多。
「與擁有《第十四修正案》的美國不同,加拿大沒有這樣的憲法或法律限制。雖然仍然存在政策和操作問題,但「最乾淨」的方法是對《公民法》進行修訂,要求父母一方是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類似於澳大利亞的情況,如果預期上任的保守黨政府選擇這樣做的話,」格里菲斯說。
圖:資料圖片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