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朗专栏】对多伦多医疗服务的无奈

【港人移加 446 / 阿朗专栏】曾经听人说过:“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这句看似“无厘头”的道理,却在加拿大的医疗系统中充分体现。
最近因为天气变得寒冷,我身体有些不适。加上好一段时间没去“拜访”家庭医生,担心他会把我从病人名单上剔除。于是,我赶紧预约了诊症。然而,就像往常一样,这次预约也要等差不多两个星期才能见到医生。
到了约见当天,我准时抵达诊所。接待处的职员把我安排到其中一间诊症室,让我等待家庭医生。正等候时,听到接待处有位女士在询问这里是否可以walk-in见医生,因为她的女儿不太舒服。接待处职员告知她当天医生的预约已满,无法接收额外的病人,并建议她去同一医疗集团在其他区域的诊所碰碰运气。这位妈妈听后显得十分激动,说这已是她今天走访的第三间诊所,每一间都告诉她医生的预约满额,叫她去别的地方再试试。她质问诊所为什么自称是walk-in诊所,却不接受walk-in病人,还抱怨说诊所不接电话,也无法提前确认是否还有诊位。接待处的职员表示明白她的处境,但却爱莫能助。这位妈妈愤怒地说了句:“妳根本不明白!”随后丢下一句“Thanks for nothing”,气冲冲地离开。
我听到这一幕,心里感到一阵郁闷,这的确是个无奈的现实。加拿大的医疗系统是以福利主义为基础的全民医疗体系,这意味着基本的医疗服务对居民是免费的,费用由政府通过税收支付。可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系统往往伴随着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导致患者在接受非紧急手术、专科治疗和诊断时需要长时间等待。此外,医疗系统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医生和护理人员压力巨大,可能导致服务质素下降,患者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我有一位朋友,刚从香港回到多伦多。她在香港时不小心摔断了手腕骨。当时香港的医生建议她做手术,植入钢钉固定骨头以促进愈合。但由于她赶着回多伦多,便决定回来再处理。不料,多伦多的骨科医生经过几次诊断后,表示不需要手术,建议只用简单的包扎让骨头自然愈合。结果,我这位朋友的手腕骨愈合得很慢,且骨头的位置似乎有点偏差。加拿大几乎没有私人医疗系统,即使我朋友愿意自费手术,也难以找到私人医院帮她处理。
当日,离开家庭医生诊所时,我对接待处的职员留下了一句:“妳刚刚处理得很好,谢谢妳!”
文:阿朗

作者:阿朗,喜欢山与海,热爱大自然。带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来到四季分明的多伦多。用心感受着每个季节所给予的美好景致,用足印去体验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活力。期盼在路途上,能遇上相交相知的伴。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