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點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726
最大页数: 77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0896, 7300854, 7300451, 7300343, 7300264, 7300193, 7300162, 7299993, 7299812, 7299564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4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2

【2024年大事回顧】 國際及中港台十大新聞

一、香港︰「47人案」宣判 黎智英仍在審

被稱為「47人案」的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2024年11月19日宣判,其中有45名民主派成員被裁定罪成,判監4至10年不等,餘下2人脫罪。案件源於2020年,47人協議奪取立法會過半數議席後,若政府不答應社運人士對當局提出的「五大訴求」,他們會利用無差別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等手段,逼使特首解散立法會並下台,令政府進入停擺狀態。翌年3月,47人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45人被判罪後,英美等國家、歐盟及多個國際人權組織均強烈抨擊香港當局的判決侵犯人權。

除了該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發布煽動刊物案,目前仍在審訊,庭上展示黎智英有關對話記錄及撰寫推文,當中內容包含批評《香港國安法》及警方。但黎智英在庭上自辯,指自己從未試圖影響美國等其他國家對中國和香港的外交政策,又否認邀請員工一同抗爭,稱「他們的人生比《蘋果》更重要」。英國、法國、美國、澳洲及加拿大等駐香港外交官均出席聆訊聲援黎智英。英國政府亦明確表態指出黎智英有英國公民身份,呼籲香港政府立即釋放他。

 

二、香港:經濟萎靡不振    港人北上消費成風

疫後香港人熱衷北上消費,2024年復活節長假期間,香港居民出境外遊高達227萬人次,當中超過190萬人次前往中國大陸,深圳多個口岸和機場被人潮擠爆。

有港人表示逗留深圳三天,兩人家庭食、買、玩、住總共消費1000港元,對比同類活動在香港消費約需4000至5000港元,性價比高很多。如今這股浪潮仍沒有消退跡象,深圳商場百業興旺,而香港商戶卻叫苦連天,多達逾300間香港餐廳結業。當地為了推動經濟,香港政府呼籲各界支持「熊貓經濟」活動,而香港特首李家超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亦提出立法將合資格的「劏房」改名為「簡樸房」,遭到團體批評將劏房問題「掩耳盜鈴」。

恒指在202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升18點或0.09%,收報20,059點。科指收市跌32點或0.72%,報4468點。總結全年,恒指上升3012點,升幅達17.67%;科指全年升707點,升幅18.7%。相比2019年年尾收市恒生指數28,189,仍跌八千多點。

因應「球王」美斯到香港獻技失場、美國天后Taylor Swift未受邀到香港開演唱會等事件,原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去年12月遭雙雙免職,分別由羅淑佩及陳美寶接替。

三、英國:英國批出BNO簽證破20萬 駐倫敦經貿辦捲間諜案

英國政府自2021年起推出BNO簽證計劃,截至2024年6月,累計批出逾20.9萬宗港人申請,當中有15萬人已抵埗英國。不過,香港政府並不承認英國BNO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由此移英港人不能依賴BNO護照並以「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為理由,提早領取強積金。

63歲的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退休警司袁松彪(左),與38歲的前英國邊境部隊職員衛志樑(右)涉香港駐倫敦經貿辦間諜案。

與此同時,英國警方於5月13日首次公布香港駐倫敦經貿辦間諜案,63歲的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退休警司袁松彪,38歲的前英國邊境部隊職員衛志樑,以及37歲的前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成員特里克特,涉嫌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間,協助外國情報機構收集情報、進行監視和欺詐行為。特里克特5月底被發現伏屍公園,警方指死因無可疑。案件上月12日在倫敦中央法庭提訊,袁松彪及衛志樑分別否認控罪,二人獲准保釋,法官同意把案件押後至2025年3月10日在中央刑事法院開審。

延伸閱讀:

【2024 年大事回顧】安省十大新聞

【2024年大事回顧】 卑詩十大新聞

【2024年大事回顧】 加國十大新聞

四、中國:孤狼式恐襲事件此起彼落  襲擊外國人血案頻生

美國愛荷華州康奈爾學院的4名外教6月10日在中國吉林市北山公園遊玩時,被一名當地男子持刀捅傷。不到半個月,蘇州再次發生血案,一名男子持刀襲擊日本人學校的校車,阻止兇手行兇的女職員胡友平(上圖)後經醫治無效離世,引發社會廣泛的反思和紀念。三個月後,一名於深圳日本人學校就讀的十歲男童9月18日被陌生男子刺傷身亡,成為第二宗日本人學校受到襲擊事件。事件發生後,一度引起在華日本人社群的擔憂及恐慌。

然而,「無差別襲擊」也包括當地人。11月11日,62歲離異男子樊某在案發當日,駕駛小型越野車闖閘強行進入珠海市體育中心,事件造成至少35死43傷(上圖)。案發後,樊某駕車逃跑,隨後在車上自殺未果被送醫治療,公安機關以涉嫌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對樊某立案偵查及刑事拘留。公安調查後稱,樊某作案原因是源於對離婚後分財產結果不滿。

此次事件是近年中國發生的傷亡情況最嚴重的襲擊事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此事「性質極其惡劣」,下令嚴查,並要求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深刻汲取教訓,嚴防發生極端案件。一個月後,珠海市長黃志豪、副市長兼公安局長謝仁思齊辭職,外界分析認為二人或是因為此案下台。

 

五、台灣:賴清德接棒蔡英文  當選新一任總統  

2024年台灣大選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558萬票當選中華民國第16屆總統、副總統,得票率為40.05%,賴清德成功接棒蔡英文;國民黨的侯友宜、趙少康得票率為33.49%;民眾黨的柯文哲、吳欣盈26.46%。賴清德比四年前蔡英文得票率57.13%,掉了17%。國會部分,區域立委民進黨丟10席,國民黨重回國會最大黨,連同不分區總計拿下52席;柯文哲領軍的民眾黨雖沒拿下任何區域立委席次,但政黨票得票率翻倍成長至22%,穩固關鍵少數、第三勢力的地位。時代力量等其他小黨全軍覆沒,得票率皆未超過3%。

賴清德、蕭美琴以558萬票當選中華民國第16屆總統、副總統,賴清德成功接棒蔡英文。

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交保候審

柯文哲涉受賄弊案遭求刑28年半

台灣另一宗矚目大事,是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捲入京華城弊案。其時,台北市松山區的京華城購物中心改建為京華廣場的過程中,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2021年額外批准了京華城多項容積獎勵,使容積率從560%提升至840%,增加面積部分市價約新台幣400億元。事件於5月急劇升溫,至11月,檢廉單位查出多名涉案人員涉嫌受賄,包括民眾黨籍的柯文哲和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等7人。至12月尾,檢方正式控告柯文哲,求刑28年半;柯文哲交付請辭民眾黨黨主席聲明,台北地院裁准。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等案,12月29日裁定柯文哲加保4000萬元,合計新台幣7000萬元。台北地檢署以柯有實質影響力,交保在外恐影響被告及證人,依法提出抗告。促釋條件還包括電子腳鐐監控、境管及禁止接觸等方式,作為羈押替代手段。

 

六、美國︰王者歸來 特朗普當選

美國2024年風頭最勁的人物,莫過於逃過兩次暗殺大難不死並重奪白宮的特朗普。隨著高票當選,這位話題之王也從多宗刑事指控中全身而退,並通過人事任命醞釀對聯邦政府大換血、為推動二届任期議程清掃障礙。雖然就職大典尚未舉行,但他上任就將啟動大規模無證移民驅逐行動、對中、加、墨加徵關稅的承諾,已經開始攪動國內外政局。可以預見,2025 年是特朗普印記濃墨重彩的一年。

現年78歲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11月的大選中大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橫掃7個搖擺州,成功奪下312張選舉人票,拿到超過7,460萬張普選票,當選為第47任美國總統,他也成為繼克利夫蘭後、第二位連任失敗後再次贏得白宮的總統。

特朗普在勝選演講中表示,這次是全國人民的勝利,上任後將為所有人奮鬥,他強調未來政策將重點聚焦於加強邊界安全、擴大能源資源利用、減少債務和減稅。賀錦麗承認敗選並承諾協助權力移交。共和黨在此次大選中實現了三連勝,除特朗普將二度執政外,共和黨成為參院多數黨,加上在眾院保有微弱多數,意味著共和黨將完全掌控國會兩院,有利特朗普上任後施政。

隨著特朗普贏得大選,環繞著他的機密文件案、干擾選舉案等數宗刑事案陸續不了了之,掩口費案判刑也無限期押後。

紐約州長前華裔幕僚被起訴

美國華人社區走過了不平靜的2024 年,東岸紐約州府前華裔最高級官員孫雯,被起訴違反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紐約市長爆發貪腐醜聞,隨後亞裔社區主任鄭祺蓉請辭。

紐約州長胡楚前副幕僚長孫雯和其丈夫胡驍(上圖)9月3日在其長島家中被捕,被聯邦當局指控違反與密謀違反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簽證欺詐和人口走私等罪名。起訴書指孫雯幫助北京阻止台灣官員與州府官員會面,並私自以州長名義向計劃到美訪問的中方人員代表團發出邀請函。起訴書稱孫雯「充當了中國政府秘密代理人,而她的丈夫胡驍則協助轉移了數百萬元的回扣以謀取私利。」

今年40歲的孫雯從法拉盛起步,步入政治領域,在現任國會議員孟昭文做州眾議員時,孫雯曾擔任其辦公室幕僚長,科莫擔任州長時進入州政府擔任亞裔社區聯絡官,之後在胡楚州長時期先後擔任副幕僚長和勞工廳副廳長,直至2023年被州長辦公室解僱,曾經是紐約州最高級華裔官員。

 

七、俄烏戰爭:烏克蘭苦戰俄羅斯未分勝負   

俄烏戰事自2022年至今已超過1000天,美國政權交替之際,俄烏戰局卻急劇升溫。拜登政府批准烏克蘭使用美國遠程導彈攻擊俄羅斯,烏克蘭旋即使用美製ATACMS導彈襲俄羅斯領土,俄羅斯總統普京則立即批准了更新版的核威懾政策,降低動用核武門檻。

俄羅斯還採取一系列舉措增強核威懾效能:在實戰使用「榛樹」陸基中程彈道導彈。「榛樹」可配備核彈頭,具備打擊歐洲全境能力。不過由於俄方多次提高核威懾,歐美此次反應較為平淡。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此前公開表示打算迅速結束俄烏戰事,隨著冬季的再次臨近,俄烏衝突的未來發展仍充滿變數。

另邊廂,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6月時簽署了共同防禦與合作條約,深化兩國關係。朝鮮士兵10月出現在俄烏戰場上。有分析認為,普京是想藉此克服俄軍在烏克蘭前線遇到的重大傷亡問題。

烏克蘭國防部指,俄羅斯至今已有近80萬人傷亡。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針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哈馬斯武裝分子在襲擊中殺死約1,200人並劫持了250名人質。

八、以哈戰爭:以色列反擊哈馬斯恐襲造成大量傷亡  中東鋒煙未熄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針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以色列迅即對哈馬斯宣戰,中東暴力局面激化。以哈戰爭始於去年10月,當時哈馬斯襲擊了以色列南部,武裝分子在襲擊中殺死了約1,200人並劫持了250名人質。目前約有100名人質仍被扣留在加沙,據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質已經死亡。

加沙衛生部門12月16日稱,以色列對加沙走廊哈馬斯武裝分子的攻擊已造成45,000多人死亡。衝突還造成近10.7萬人受傷。該部在統計傷亡人數時並未區分平民和武裝人員,但此前曾表示,死亡人數中有一半以上是婦女和兒童。

在中東另一地區,國際刑事法院11月21日以「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前國防部長加蘭特發出逮捕令。從理論上說,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限制了以色列總理的行動,因為法院124個成員國中的任何一個都有義務在其領土上逮捕他。歐洲外交事務最高負責人博雷利表示,逮捕令必須得到尊重和執行。但是美國則斷然拒絕執行。與此同時,以色列對加沙、黎巴嫩真主黨的攻勢未減,內塔尼亞胡仍然保持十足的強勢。哈馬斯、真主黨遭受重創,以色列將於 2025 年轉向伊朗、敘利亞和葉門的反以色列武裝。

敘利亞閃電變天 總統流亡俄羅斯

此外,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沙姆解放組織自11月29日發動攻擊,佔領第二大城阿勒波後火速攻進首都大馬士革,幾乎沒遇到政府軍明顯抵抗,僅耗時11天就終結了巴沙爾政權(上圖),總統巴沙爾流亡俄羅斯。持續超過13年的內戰令敘利亞陷入分裂,數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巴沙爾的倒台勢必將重塑該地區乃至更廣泛世界的勢力平衡。

 

 

九、南韓:短命戒嚴  總統尹錫悅民心盡失

2024年末倒數時刻,突發的「韓國戒嚴」事件震驚全球,釀成該國數十年來最嚴重政治風暴。12月3日晚上10時許,韓國總統尹錫悅發表緊急電視談話,宣布全國戒嚴,當局在國會部署軍隊阻止議員進入,並一度進入大樓試圖逮捕議員。

戒嚴令下南韓女主播一手擋槍影像令人深刻。

事件引發強烈反應,包括執政黨、反對黨及各工會組織均反對戒嚴令,大批民眾發動抗議並阻擋部隊進入國會。在巨大壓力下,僅僅6小時後,戒嚴令取消。在野黨向國會提交彈劾尹錫悅動議,第二次終獲通過。尹錫悅立即停職,彈劾案送憲法法庭審議。戒嚴事件引發韓國社會恐慌,政局動盪,也重創了韓國股匯市場,其他各國尤其是韓國盟友美國、日本更是高度關注事態進展。

2024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韓國調查當局表示,法院當天批准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尹錫悅因本月3日實施戒嚴的決定遭彈劾且被停職。

另一端,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10月10日頒給韓國女作家韓江,是該獎自1901年設立至今第18位女性得主,上一位是2022年的法國人安妮.厄爾諾。韓江的小說主要背影是1980年代韓國「光州事件」戒嚴時期,代表作有小說《素食者》(上圖)。諾貝爾文學獎評審表彰她「以強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

 

十、空難:濟州航空與阿塞拜疆航空先後墜毀  天災人禍說不完

2024年是空難致命年,包括年終之際發生的韓國濟州航空和阿塞拜疆航空先後發生的兩宗飛機墜毀事件。

12月29日,濟州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在韓國西南部的務安國際機場在降落時發生事故,衝出跑道並撞上圍牆。該飛機從泰國曼谷返航,共搭載181人,179人死亡,只有2名機組人員倖存。當局正在調查原因,消防部門表示事故可能是由於鳥擊及惡劣天氣導致。

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Azerbaijan Airlines)一架載有67人的客機,從首都巴庫(Baku)出發,前往俄羅斯格羅茲尼(Grozny)卻在途中墜毀於哈薩克西部,機上38人罹難、29人生還(上圖)。事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事件表達歉意,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則稱是遭到俄羅斯防空炮火射擊受損,並要求認罪賠償。

2024年重大的空難還包括:

8月9日巴西沃帕斯航空(Voepass Linhas Aéreas)的ATR 72-500型客機墜毀在聖保羅西北方約80公里處,機上62人全部罹難。

7月27日尼泊爾太陽航空(Saurya Airlines)一架龐巴迪CRJ-200客機,在飛機起飛時衝出跑道起火,造成18人死亡,僅1名機師生還。

6月10日 馬拉威副總統齊里瑪(Saulos Chilima)的軍機墜毀,機上10人全部罹難。

根據Cirium的數據,今年載客飛機空難死亡人數318人,這是6年來最高死亡人數。2018年有超過500人死於空難。

------------------------------------

文︰星島 圖︰資料圖片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北美首家寵物自助火鍋店  列治文開幕兩個月宣告結業

【好去處】北美最佳!卑詩省風景如織的度假酒店登榜

多倫多警車遭追尾 男子涉酒駕被捕

員工控訴Marineland環境惡劣「白鯨舌頭上沾油漆碎片」 籲政府介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