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然專欄】儀式感
有一天,我在網絡放了一張食物相片,那是一個芝士、火腿、莎樂美腸及藍莓的拼盤。有讀者留言說:「如果放一些薄脆餅乾及麵包,相片效果會更佳。」
我告訴他,我們都不吃碳水。讀者回覆,「我知道你們不吃碳水,建議你放上碳水,只是為了讓畫面更完美,更有儀式感。」
地球上絕大多數的人,每天都在製造形形色色的浪費。造成浪費的原因很多,不過有一種浪費,卻是有了網絡,或者說有了網紅之後才出現的:為了儀式感。
為了儀式感,有人認為兩個不吃碳水的人應該買一堆碳水在家,拍相片時用來做道具。相片拍完後,道具會被扔掉吧?相信有這種想法或做法的人,並不在少數。
這天跟男友外出吃飯,他生酮,所以點了一個四寶飯之後,要求「走飯」。茶餐廳的女侍應苦口婆心勸說男友保留一點點白飯,理由是餐盤上只有「四寶」而沒有白飯,看起來賣相欠佳,拍相片太不好看了。
當時我完全摸不着頭腦,侍應為甚麼在乎相片效果?為甚麼不讓顧客「走飯」?「走飯」對廚師和侍應不造成任何麻煩,比「多飯」還簡單。
結果侍應端上桌的是滿滿一大碟飯。
這也是為了「儀式感」吧?萬一有些顧客習慣把食物相片放上網絡,燒味飯的體積當然比淨燒味龐大。
結果,男友吃剩一大碟白飯。我考慮過把它打包帶回家,但我肯定我不會吃它,因為我也在努力戒碳水。
最後白飯仍會被扔掉,而且還會多浪費一個即棄飯盒。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